本报讯 18岁的阿辉本是府城中学高三的学生,一个多月前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养蟾蜍可以致富后,就放弃了高考,专心致至地在家养蟾蜍。他的母亲吴女士打电话到本报:“孩子一夜一夜地不睡觉看蟾蜍,不该是走火入魔了吧?”
高考前夕突然放弃高考
吴女士说,阿辉在府城中学读高三,成绩一般。一个多月前,他突然不肯上学了,“他说,反正我考不上大学,考了也白考。”从此他就在家专心摆弄他抓来的蟾蜍。阿辉还解释说:“蟾蜍的皮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我要用它来致富。”
阿辉告诉记者,一个月前,他在中央电视台7套节目中的《致富经》上看到,蟾蜍蜕下的皮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有人养蟾蜍致富,他自己就琢磨着自己养蟾蜍赚钱,“家里的条件不好,养蟾蜍又不需要成本,我就想试试了。”
夜夜守护在蟾蜍园
看完那期节目后,阿辉在自己家前面的空地上,围了一个半人多高的蟾蜍园。逢上下雨天,他就邀上弟弟去田间地头抓蟾蜍,现在蟾蜍园里已经有百余只野生蟾蜍了。为了弄清蟾蜍的生活习性,阿辉整夜守护在蟾蜍园里。
记者在阿辉的蟾蜍园还看到,十平方米左右的蟾蜍园里杂草丛生,蟾蜍一堆一堆地躲在阴凉处。有意思的是,阿辉在蟾蜍园的正中央吊了一个秋千,“晚上就坐在秋千上看蟾蜍,站一夜实在是太辛苦了。”记者还注意到,蟾蜍园的旁边有一课大树,树杈的中间用布条吊了两张“树床”,阿辉说:“这个也是我为了观察蟾蜍弄的,弟弟一个我一个,有时困了就躺在树上观察蟾蜍。”
抓住蟾蜍四肢帮它蜕皮
阿辉介绍说:“我试图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蟾蜍的养殖知识,但是目前书本上还没有记载成文的东西,所以我只能自己摸索”,因为蟾蜍会自己吃掉蜕下的皮,他只好自己发明了一套取皮的办法:“蟾蜍蜕皮时先从背部裂开一道逢,然后用后腿扯下蜕掉的皮,一边扯一边用前腿往嘴巴送,蜕下的皮对蟾蜍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食品,为了防止它吃下,我就用一只手把它的四肢抓住,另一只手帮它蜕皮。”
母亲担心儿子徒劳无功
吴女士告诉记者,从来没听说过海南有人养蟾蜍致富,现在儿子每天凌晨3时才睡觉,上午11时起床后就坐在那里摆弄蟾蜍皮,晚上一吃过晚饭,就到蟾蜍园里看蟾蜍。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积攒了百余张蟾蜍皮了,但是也不知道卖给谁,“我怕孩子天天弄他的蟾蜍着迷了,以后没有收获会受不了的。”
阿辉也告诉记者,他养蟾蜍的事情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是异想天开,现在谁也不想告诉,等搞出来了再说,但是我还是想坚持下去,我相信是可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