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浙江赤潮连拉海洋“警报”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6-14  
     赤潮“警报”,又一次在浙江拉响。

    昨天,记者从浙江省海洋渔业局了解到,虽然发生在北部海域约7000平方公里的大面积赤潮正在逐渐消退,但昨天上午,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监测飞机,又在浙江中部海域,即宁波南韭山至台州披山一带,发现了约2000平方公里的赤潮。

    毒藻来了

    这次赤潮波及范围之大,近年少见。浙江省海洋渔业局资源环保处处长张元和如此概括:“这是浙江有记载以来,分布范围较广的一次赤潮,而且是有毒性的米氏凯伦藻为优势藻种的赤潮。”

    据了解,这次爆发的赤潮,可以追溯到上个月底。5月30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海监飞机在浙江北部海域巡航时,就发现舟山花鸟山、嵊山、中街山、朱家尖、虾峙门一线两侧10公里范围海域内出现大面积赤潮,面积超过4000平方公里。时隔三天,其面积就超过了7000平方公里。

    本次赤潮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部分赤潮的优势藻种均为有毒的米氏凯伦藻,而以往的优势藻种都是无毒的。上海水产大学成永旭教授解释说,有毒赤潮生物分泌的毒素将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或者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无毒赤潮生物则因其产生的粘性分泌物堵塞鱼、贝呼吸系统,或大量消耗水中氧气,造成鱼、贝窒息死亡。

    温州一位渔民向记者抱怨说:“这几天,海水都是红褐色的,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味,海上还漂着不少死鱼和泡沫。”他说,赤潮一来,渔民最倒霉了,眼睁睁看着鱼跑的跑,死的死,甚至连鱼的洄游路线都会改变。

    浙江海洋渔业局商玉坤提供的数据显示,从6月2日起,温州南麂的赤潮海域的网箱养鱼就相继发生死亡,迄今已死亡成鱼56万尾,鱼苗300万尾,亲鱼900万尾,鲍鱼4万只,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

    此次赤潮何时结束?浙江海洋渔业局资源环保处副处长孔梅表示,虽然中部海域又发现2000平方公里赤潮,但这已处于爆发周期的末端,如果没有意外,赤潮将在几天内消退。

    祸根何在

    本次赤潮,并非今年以来的首次。据了解,从今年3月31日在温州南麂外侧海域首次发现赤潮至今,浙江已监视监测到赤潮11次,累计面积达10000多平方公里。

    江苏的情况呢?江苏省海洋渔业局资源环保处处长刘伟说:“到今天为止,还没有接到一起赤潮报告。”

    同属长三角的苏浙两省,差距竟如此之大。专家分析,这和两省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浙江海域港湾较多,水体交换能力较差,而江苏岸线平直、海域开阔,水体交换能力较强。

    不过,浙江省海洋渔业局孔梅也坦言,虽然赤潮形成的机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日趋严重的海洋污染密切相关。

    记者从浙江每年发布的“海洋环境公报”中发现,近年来浙江沿海赤潮发生的面积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2年,浙江沿海共发现赤潮29次,面积累计5000多平方公里;2003年,共发现赤潮46次,面积累计7000多平方公里;2004年,发现赤潮38次,面积累计16000多平方公里。

    与此相应的是,浙江不容乐观的近海水质状况。据了解,去年浙江海水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占了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64%,污染程度高居全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第二位。而杭州湾和乐清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提高,舟山海域、台州近岸和温州南麂列岛海域随之成为赤潮高发区。

    三地联动

    拯救海洋,迫在眉睫。专家表示,沪苏浙三地近海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海域,而长三角海洋环境又是一个整体,三地若不合力救海,长三角海洋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据浙江海洋渔业局资源环保处张元和透露,三地合力救海的突破口就在海洋灾害防治上形成联动机制,譬如:建设三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共享机制,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信息服务;推进区域赤潮等灾害防治合作,共同提高赤潮防治技术;促进海陆联动,共同加强对入海污染物的控制……

    在本次赤潮发生过程中,联动效应初步显现。位于上海的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不仅有海监飞机参与赤潮监控,而且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也迅速投入其中。监测中心主任徐韧告诉记者,他们平时对进入上海市场水产品的常规检测是半月一次,此次赤潮发生后,中心马上加密了检测,每星期检测一次,目前,正对近日从上海海域及周边海域进沪的贝类产品进行检测,结果也将在第一时间通知苏浙两省。

    相关链接

    2005年4月,广东湛江港内200多平方公里海域发生赤潮,此次赤潮虽属无毒赤潮,但造成大批海鱼缺氧死亡,对水产养殖构成较大威胁。

    2004年6月,渤海海域发现大面积赤潮,经检测,这次赤潮种类为有毒球形棕囊藻,在渤海尚属首次发现。

    2004年5月,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发生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至10000平方公里的赤潮,为我国进入赤潮高发期以来当年最大的一起赤潮灾害事件。

    2003年5月,广州珠江口海域出现大面积硅藻赤潮,造成万山白沥岛数千条名贵石斑鱼在赤潮中死亡,赤潮面积一度绵延300多平方公里。

    2002年5月,浙江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发生赤潮,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几天后面积扩大到700平方公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