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郑兆鑫教授就满70岁了。上周他赴京领取了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国家新药证书。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猪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为了这一天,郑教授和他领衔的课题组已经整整奋斗了22年。
开辟猪口蹄疫防治新途径
课题组把病毒中有免疫源性或免疫功能的基因片段取出,与大肠杆菌的蛋白质结合,使大肠杆菌带有口蹄疫的免疫功能。实验发现,动物在注射他们的疫苗后,即使受到比自然病毒强数百倍的病毒攻击,也安然无恙。在目前的条件下,生产大肠杆菌比较方便,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
以往国内使用的都是灭活型疫苗,但是由于注射灭活疫苗的猪体内产生的抗体与自然感染的抗体无法区分,因此影响了猪肉的出口。基因工程疫苗注射后猪体内的抗原与自然感染的抗原不同,猪肉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出于安全考虑,禁止使用口蹄疫灭活型疫苗,而发达国家对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尚无突破性成果。中国这一疫苗的研制成功,给口蹄疫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据测算,仅仅在国内,这一产业的利润每年就有数亿元人民币。
6位教授已有5位退休
这个七五期间就决定的课题,到现在终于结出了硕果,完成了实现产业化的最后一步。22年间,当初共同参加研究的6位主要教授中已经有5位退休,在退休后继续参与疫苗研制。课题组组长郑兆鑫教授则在学校的挽留下一直在坚持。
“22年来,除了我们这6位老师,还有10多位研究生一直不停地参与实验工作。”郑兆鑫教授说。“从1983年开始研究,到1987年,由于一直没有成果出来,这个项目被中途喊停过,差点被停止了。”郑兆鑫教授告诉记者。当时有关部门停止了对这一课题的资助。此时,上海市科委提供了4万元经费。正是这4万元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研究组解决了试剂的费用。直到1990年研究有所进展,课题的可行性才重新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