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是农民增收亮点,这一事实,已被我省去年的一组数字印证:
牧业产值占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43%,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5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28.3%。至此,我省农民牧业人均增收,连续5年在80元以上,2004年达到120元,创历史新高,增幅居全国首位。
两年前,我省实施“粮变肉”工程,农民成为第一受益者,同时,在国内外大环境影响下,牧业发展优势凸现出来。
饲料资源优势。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50亿公斤的阶段性水平。目前,畜禽年过腹转化玉米约50亿公斤左右,产秸秆2000万吨,饲料利用率不到4成。加之我省是全国8大牧区之一,后发优势明显。
除了饲料,畜禽品种资源在我省也甚为丰富。既有延边黄牛、草原红牛、东北民猪等特色优良品种,也有西门达尔牛、皮埃西猪、萨福克肉羊等世界现代良种,加之独特的土地、气候、人才资源,构成了牧业发展的资源平台。
“粮变肉”工程,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启动。我省锁定目标:打造粮食主产区肉类基地———在全省规划建设24个优势肉牛基地县、15个优势生猪基地县、9个优势肉羊基地县、16个优势肉鸡基地县、13个肉鹅基地县。
粮变肉,怎么变?用16个字概括就是: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优化结构,延伸链条。核心是以熟食制品等为主的精深加工。去年,全省牛、猪、禽和羊屠宰加工量达到1.17亿头(只),产品品种达到300多个,均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以牧业产业化为链条的牛、猪、羊、鸡、鹅、奶、鹿、蜂、兔、草10“龙”劲舞,勾勒出“公司加农户”式吉林牧业新格局。其中以德大、卓越为主的肉鸡龙,年加工能力达到1.12亿多只;以皓月、金昌为主的牛龙,年加工能力达到40多万只。目前,全省共有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180个,年加工总能力2亿多头(只),年产值近百亿元,辐射带动10多万个农户。
在全省一、二批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中,畜产品加工项目占10个,投资额达58.11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20.3%,增强了“龙头”牵动力。
实施“粮变肉”工程,牧业产业能否壮大,很重要一点取决于市场。而走向市场的“通行证”,便是畜产品安全、质量。因此,能不能进行标准化生产,成为重中之重。我省在抓好无疫区建设的同时,大力改革传统的饲养方式。
人畜分离。从2001年开始,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抓三户、建强乡、办小区”活动,在远离村屯区域建立专业饲养区。
目前,全省规模饲养场和饲养大户迅速增加,庭院饲养畜禽比重大幅减少,已有模式户、标准户、专业大户共10万户,牧业强乡160个,标准化牧业小区1000多个,5年后全部实现人畜分离。
草畜分离。提倡“禁牧舍饲”,保护生态,逐步改变靠天吃饭现状。我省西部和延边地区10个县(市)天然草场得到恢复,鸟语花香,重现生机。目前,全省草原禁牧面积达810万亩,完成“三化”草地治理面积105万亩,年种植专用玉米饲料面积达400万亩,舍饲牛羊780万头(只)。
立足大市场,实现标准化。在搭乘国内外“绿色快车”的时候,吉林牧业也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生态的恢复,市场的开拓,也让吉林牧业发展步入一个新层次,新境界。去年,全省外销生猪430万头、牛98万头、禽9140万只,禽肉、牛肉等畜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出口创汇7038万美元。
粮变肉,肉变金。一个变字,浓缩了吉林省牧业打造“半壁江山”的全部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