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禽及产品 » 正文

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5-30  

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在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今天开幕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方法和思路。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会议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向来自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各地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

    下面,我就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讲几点意见,供与会同志参考。

    一、充分认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畜禽品种、类群 576个,约占全球已知畜禽种类的六分之一。目前,不少地方品种资源在畜牧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始素材,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专门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协助行政部门做好全国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998年以来,国家投入1.6亿元资金,实施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家畜、家禽基因库和一百多个地方品种资源场、保护区,抢救了一批濒危和濒临灭绝的珍稀品种,保存了大量原始品种和种质素材。三是组织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进行了畜禽种质特性研究和遗传距离测定,在保种理论和保种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四是以地方品种为素材,培育出了一大批畜禽新品种、配套系。1998年以来,仅通过国家畜禽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我部公告的就有25个。五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政府间技术工作组26个成员国之一,在制定全球和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发展战略中做了大量工作,为保护世界家畜遗传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尽管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畜产品数量增长,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培育,重改良、轻保护”的现象,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投入不足,设施与手段落后,造成品种混杂、资源流失严重;科研工作滞后,缺乏对种质资源特性的深入研究,对地方品种优良特性的发掘不够;保护与开发利用脱节,缺乏创新机制,被动保种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 40%左右的地方品种群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继有 44个地方品种被确定为濒危资源,有15个品种为濒临灭绝资源,有17个品种已经灭绝。资源数量的减少不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不利于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严重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意义重大、十分紧迫。

    第一,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人类生存、维护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全世界 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是最早签署和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作为世界资源大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通知》,对于全面加强包括畜禽遗传资源在内的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近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畜禽品种数量下降的现象日趋严重。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有450个地方牛品种绝迹,近60年间70多个绵羊品种灭绝或濒临灭绝。 我国畜禽品种种类和数量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畜禽遗传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大量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表明, 品种一旦灭绝,就很难再恢复。品种数量的减少,直接威胁生物的多样性,最终将导致资源枯竭。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既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也是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因此,要 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高度,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 ,保护好国家这一重要的生物资源。

    第二,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畜牧业发展,着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丰富多彩而又种质特性优异的畜禽遗传资源是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大多数地方畜禽品种经过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驯养和培育,普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与外来引进品种相比,对技术和资金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农民适度规模饲养。用地方品种生产的畜产品如金华火腿、北京烤鸭等,大多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在市场上品牌响、价格高。饲养地方畜禽品种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之一。因此,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畜牧生产增长方式由数量型、速度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是实现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培育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畜禽良种是建设现代畜牧业,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畜禽良种的培育,源于畜禽遗传资源的优良生产特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表明,畜禽遗传资源对食物和农业生产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率占农业总产值的 30%-40%。畜牧业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利用本国资源培育出特色突出、性状优异的畜禽良种。而且,当今世界上许多优良品种都含有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如我国大量进口的樱桃谷鸭就源于北京鸭。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消费大国,但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还很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畜禽良种的能力不强,畜禽品种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我国地方畜禽品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大多具有独特的遗传性状,如繁殖率高、抗逆性强等,是培育优良畜禽品种的良好素材。充分挖掘地方品种的这些优良特性,培育适合国情,适应我国畜牧业生产需要的畜禽良种,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才能在不断开放的市场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物质和精神消费多样化的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消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能够提供肉质鲜美、风味独特的畜产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需求量越来越大。一些地方畜禽产品具有保健功能和药膳作用,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要方面,我国一些观赏、竞技类的畜禽品种已成为人们饲养的宠物,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为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土种鸡的年市场需求量在 30亿只左右,可实现市场价值约720亿元。由此可见,搞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突出名、特、优,在特色上做文章,既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又能够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二、努力把握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内在关系

    当前,我国畜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要正确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确把握加快畜牧业发展与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之间的关系。 加快畜牧业发展首先要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核心。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畜禽品种改良为增加畜产品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用外来品种对地方品种改良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地方品种固有的特性也随之丢失,而丢失的这些特性恰恰是当前和今后畜牧业生产中迫切需要的。这种改良,满足了数量需求,失去了风味;增加了产量,降低了适应性。即使一些在当前看来生产性能不高的品种,其蕴藏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也许是巨大的,一旦被发掘便会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因此,要坚持保护利用和引进改良并举, 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改变以往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中的改良就是“改洋”,就是引进外来“洋种”、淘汰地方“劣种”的片面观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是正确把握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 保护是为了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保护是前提,利用是目的。 我国地方畜禽品种数量众多,保护的任务繁重。保护好这些遗传资源,一定要在深入了解地方品种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精心规划,合理布局,提高保种工作效率。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是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把我国地方品种潜在的商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加强培育,通过独特的加工手段,生产出系列化地方风味产品,实行产业化开发,提升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保护积极性,增强保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保护性开发,开发性保种,逐步形成以保护促开发、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是正确把握政府、企业、个人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关系。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的事业,是一项长期性任务。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形成多元化保护与开发的局面。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和法律的手段,使畜禽遗传资源得到有效、持续的保护。在继续发挥国营种畜禽场(站)作用,加强濒危品种保护的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金参与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传统畜牧业生产领域,促进资源保护、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与市场拓展有机结合,把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开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途径。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当前,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研究,着力解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加强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领导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发展氛围。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对 保种场、保护区 和基因库的建设。根据资源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家、地方的投入要做到各有侧重,重点突出。

    (二)健全法制,依法保护和管理畜禽遗传资源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从根本上讲要依法保护。《种畜禽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畜禽品种保护提出了总的要求,但还不尽完善,不够具体。国家正在起草《畜牧法》,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权利和义务、行为与责任。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法。

    (三)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要做好规划,逐步建设和完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一是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监测与评估,及时掌握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动态信息,建立濒危资源预警机制,确保资源的长期、连续、安全的保护。二是加强畜禽品种种质检测工作,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检测,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完善资源保护体系,对濒危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国家级、省级保护品种实施重点保护,分级管理。四是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研发能力。

    (四)加强研究,提高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科技水平

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作用。一要对畜禽遗传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我国主要畜禽品种的优良特性,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研究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二要加强保种科研工作,积极研究和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经济的保种方法。三要加强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从今年开始,我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全面查清我国家畜家禽种质资源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开发利用的最新状况。四要加强技术培训,重点对各级畜禽遗传资源管理人员和资源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 是 畜禽遗传资源大国,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事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今后,我们要 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争取承办一些国际性活动,大力 宣传我国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履行好国际义务,扩大我国在制定畜禽遗传资源区域战略和全球战略进程中的影响力。

    同志们,做好畜禽遗传资源的管理工作光荣而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急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齐心协力,努力做好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为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