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广西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方案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5-24  
     广西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方案

    1、方案提要

    1.1方案概况

    方案名称: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方案

    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

    实施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总站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养殖局

    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

    实施地点:环江香猪产区

    技术依托:广西区畜牧研究所

    广西大学动科院

    期  限:2002年—2010年

    目  标:在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组建环江香猪8个家系(即母猪160头,公猪16头),利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对环江香猪进行三个世代闭锁选育,培育环江香猪原种种猪群320头。然后,在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周围10公里范围内的村屯建立环江香猪保种核心群1000头。

    投  资:从2002年起,每年投入保种经费52万元,同时近几年投入保种基础设施建设经费300万元。

    1.2方案简介

    环江香猪,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品质品味,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环江香猪经过开发发展,在区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成为广西名特优绿色畜产品。随着我国加入WTO,环江香猪产品又瞄向国际市场,二○○二年八月份,五吨环江香猪产品试出口澳门市场获得成功,今年四月份,环江香猪顺利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专家组对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的评审(已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报批),为环江香猪树品牌和进入港澳地区及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但是,环江香猪由于历史原因和分散的农户饲养,没有进行系统的保种选育,在产区仅以禁止外来猪种血缘入侵为限,日长岁久,品种逐渐退化,体型大小不一,一致性较差,产仔数比较少,品种特征不明显。如再不加强保护和选育提高,将会使这宝贵的品种资源消失,对我区乃至我国畜牧业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尽快制定和实施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中长期方案,这对于提高环江香猪品种品质、保护环江香猪品种资源、推动环江香猪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方案在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的基础上,对环江香猪进行保种选育,并建立和稳定饲养环江香猪原种核心群320头;然后由保种场供种在周边村屯建立保种核心群1000头;再由原种核心群和保种核心群种猪向产区供种,力争几年内更新产区原有的母猪群,保持环江香猪产品原有品质品味,为环江香猪树品牌、拓宽销路、把环江香猪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既保护品种资源,又能促进开发利用的目的。

    2、方案背景

    2.1品种概要

    环江香猪是广西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主要产于环江县东北部明伦、东兴、龙岩、驯乐、上朝五个乡镇,具有体型矮小、皮薄骨细、肉质细嫩、味道芳香鲜美等特点,两月龄的乳猪体重在6~8公斤左右时可制作烤、腊乳猪或白切食用,清脆爽口,不腥不腻,不滑不膻,香味扑鼻,深受人们喜爱。1986年,环江香猪列入了《中国猪品种志》,1987年列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地方小型猪品种之一。

    2.2品种形成的历史

    环江香猪品种形成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出版的《宜北县志》和《产物图》。环江香猪产地多为石山地区,海拔700余米,峰丛谷地,交通闭塞,猪群长期闭锁繁育,经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形成该品种。

    2.3产地、分布和数量

    环江香猪主要产于环江县(解放前称宜北县,亦称宜北香猪),主要分布在该县东北部的明伦、东兴、龙岩、驯乐、上朝五个乡镇,以明伦镇为中心产区。

    据统计,2001年底,环江香猪总存栏62578头,其中能繁殖母猪13181头(经产母猪10241头,后备母猪2940头),成年公猪180头,后备公猪78头。目前,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正在对环江香猪进行选种选育,建立保种核心群。

    2.4品种的特征特性

    2.4.1体型外貌特征

    环江香猪体型较小,头部适中,额平,有3~5条横纹,耳厚、小向前侧平伸,嘴筒粗短(母猪稍长),眼明亮,颈短粗,背腰稍弯,腹部较园,四肢矮小,前肢端正,立系,后肢稍向前踏,蹄坚实。乳头10~12个,排列整齐发育良好,被毛黑色细密,有少数猪只的肢末端或尾端略有白毛,胸围与体长几乎相等。

    2.4.2繁殖性能

    环江香猪早熟,后备母猪一般三月龄以后开始发情,适配期为5~6月龄,体重25~30千克,母猪利用年限9~10年,好的可利用10年以上,初产母猪窝产活仔猪5~7头,育成率91.8%,经产母猪窝产活仔猪7~12头,育成率96.8%。小公猪70日龄配种可受胎,适配期4~5月龄,体重15千克左右,公猪使用年限为2~3年,超过3年的极少见。

    2.4.3双月龄仔猪胴体品质

    环江香猪以双月龄断奶仔猪为主要商品,体重在6~8千克,屠宰率在55%左右,胴体瘦肉率50%左右,眼肌面积2.45平方厘米,第6~7肋间膘厚10.3毫米。

    2.5目前的保护状况及主要措施

    2.5.1建立保种区和保种核心群

    八十年代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条件逐渐改善,产区群众看到饲养外来良种猪和杂交猪所获得的较好效益,部分群众思想上产生了动摇,引进良种猪饲养或引进种公猪进行杂交,导致了产区内外来血缘的侵入。为加强对环江香猪的保护,九十年代初,在香猪主产区的明伦、东兴、龙岩、上朝、驯乐五个乡镇建立了保种区,严禁在保种区内引进外来猪进行杂交。针对香猪存在品种退化,特征不一,繁殖性能降低等问题,98、99年两年,又先后在明伦镇2个村4个自然屯、东兴镇3个村9个自然屯建立保种核心群,选留登记种猪430头(其中种母猪422头,种公猪8头),促进了香猪的保护和选育提高。

    2.5.2推动香猪加工,以开发促进保护

    为了保证香猪饲养户取得较好效益,确保香猪保护工作的开展,从96年开始,通过引导、扶持的办法,环江县建成了广西环江九万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香猪加工厂,年加工能力40万头,通过对香猪进行烤制、腊制和屠宰速冻,拓宽了销路,使香猪销售价格得到稳定,提高了群众生产香猪的积极性。由于环江香猪稳定的生产,使环江香猪品种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5.3制定环江香猪品种地方标准

    自古以来,环江香猪生产在千家万户中进行,群众对香猪的选种留种无标准可依。为了做好环江香猪的保种选育工作,1997年,在区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环江县开始起草制定环江香猪品种地方标准,“标准”草案经两次自治区组织的审定和修改,于2002年3月份定稿报送区技术监督局审核,区技术监督局于2003年3月份批准发布。为环江香猪的选种选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5.4建立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

    建立环江香猪保种核心群后,环江香猪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户没有按规定要求对种猪进行饲养管理,种猪达不到品种要求,二是农户对已选留的种猪,只要客户以高价收购,即为眼前利益将种猪卖掉,使选育工作毁于一旦。为此,为了保护环江香猪品种资源,提高种质标准,经多方面筹集资金90多万元,(农业部种专项经费30万元,本级保种专项经费和地方自筹资金63万元),在环江香猪产区(明伦镇吉祥村)建立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目前保种场基础建设工程已经完成,共征地13亩,建成母猪舍2栋100栏,种公猪舍6栏,仔猪育成推广舍1栋26栏;建饲料仓库、加工房和兽医室4间;建成办公住宅楼368平方米;并进行相应配套设施建设,购买仪器设备,现正购进部份种猪进行选育。

    2.6保种必要性

    2.6.1是提高环江香猪种质质量,有效保护环江香猪品种资源的需要

    环江香猪由于历史原因和分散的农户饲养,保种工作在产区仅以禁止外来猪种血缘入侵为限,无法按技术标准要求进行选种选育,保种工作无历史资料可查,无标准可依,日长岁久,品种逐渐退化,体型大小不一,一致性较差,部分香猪背凹腹大拖地;产仔数比较少,品种特征不明显。如再不加强保护和选育提高,将会使这宝贵的品种资源消失。因此,尽快制定和实施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中长期方案,这对于提高环江香猪品种品质、保护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促进环江香猪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6.2是开发特色产业,应对加入WTO后国内外新形势的需要

    环江香猪,产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特定的地理区域,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经过开发发展,在区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成为了广西名特优绿色畜产品。随着我国加入WTO,环江香猪产品又瞄向国际市场,二○○二年八月份,五吨环江香猪产品试出口澳门市场获得成功,今年四月份,环江香猪顺利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专家组对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的评审(已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报批),为环江香猪树品牌和进入港澳地区及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环江香猪要进入港澳市场和国际市场,就必须有过硬产品质量,而且还要保持环江香猪原质原味。因此,对环江香猪进行保种选育,提高环江香猪种质标准,尽快更新产区原有种猪群,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2.6.3是开发品种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又是全国和广西贫困县之一。产区五个乡镇属偏远山区,经济落后,香猪生产是产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因此,做好环江香猪保种选育,提高环江香猪品质,这对于创环江香猪品牌,拓宽销路,促进香猪生产的发展,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繁荣产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7保种可行性

    2.7.1环境条件优越

    方案保护区位于环江香猪原产地的中心产区,交通、供电、通讯条件具备,有环江香猪特定的地理及气候条件,水源充足,饲料品种繁多且丰富,适合于环江香猪的生长繁育。

    2.7.2种质资源丰富

    据2000年10月份对环江香猪产区品种资源动态信息调查,环江香猪经产母猪存栏8985头,后备母猪存栏2940头,种公猪存栏180头。存栏种猪中尚有30%个体还保留环江香猪的种质特征特性,完全满足项目区种质资源的需要。

    2.7.3保种技术成熟

    项目实施单位有多年选种选育及技术实施经验,保种区饲养户有饲养香猪的传统习惯,加上有科研院校的技术协作,完全可以承担项目的实施。

    2.7.4当地政府重视

    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特色产业的开发,把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与生产开发作为农业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在财政十分困难(发不起工资)的情况下,还拨出有限的资金进行保种和申报环江香猪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香猪加工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参与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与生产开发,有力地促进环江香猪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目前正在与外资企业合作按供港活猪饲养标准在产区筹建环江香猪出口基地,力争把环江香猪打入港澳地区,甚至国际市场。

    为了做好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当地政府已多次呈报保种与开发项目,并承诺落实相应的地方配套资金。

    3、保种方案

    3.1指导思想

    以法律为依据,以科技为动力,以提高和保持环江香猪品种特征、特性及品质品味为目的,采取保种场与保种区相结合,保护选育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保证环江香猪的长期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培植香猪生产产业优势,把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产区县畜牧业的发展。

    3.2保种形式

    采用保种场与保种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保种。即通过在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对环江香猪进行保种选育,建立和稳定饲养环江香猪原种核心群;并以原种保种场为核心,在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村屯建立保种核心群,然后由原种核心群和保种核心群繁殖的合格种猪向产区供种。

    3.3保种选育目标

    3.3.1选育目标

    3.3.1.1提高品种一致性,要求18月龄成年公猪体重在42~45公斤左右,母猪在55~56公斤左右,体形外貌为:被毛全黑,头颈适中,额平有三至五条横纹,耳厚小,嘴筒较短,胸围与体长几乎相等,背腰稍弯,腹部较园,四肢矮小,立系。

    3.3.1.2提高产仔数,要求初产母猪产仔数提高到7头,经产母猪产仔数提高到9头。

    3.3.2保种目标

    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选育并建立和稳定饲养环江香猪原种核心群320头。由保种场供种在周边村屯建立保种核心群1000头。

    3.4阶段步骤

    第一步:2002年—2003年

    方案启动阶段,保种场从产区选购种猪,组建8个家系,其中:母猪160头,种公猪16头。完成原种保种场基设施建设的扩建。

    第二步:2004年—2006年

    采用开放和闭锁相结合进行三个世代选育,建立环江香猪原种核心群320头。

    第三步:2007年—2010年

    稳定饲养环江香猪原种核心群320头。并建立保种核心群1000头。向产区饲养户供种,更新产区原有种猪群。

    3.5方案内容

    3.5.1基本条件

    3.5.1.1地理及自然条件

    方案区选择在环江香猪产区,可满足环江香猪生长繁育对地理、气候、水源、饲料等条件的需要。

    3.5.1.2公用配套条件

    项目区交通方便,乡镇与县城及乡镇间都有四级公路相连,乡镇、村、屯有交通便道相通;生产及生活用水都有自来水源;供电、通讯条件具备。

    3.5.2总体布局

    3.5.2.1布局原则

    a、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各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联系方便,青饲料基地充足,场区内物流、车流顺畅,卫生防疫、环保符合要求。

    b、保种核心区选择在保种场便于联系及便于管理的周围村屯,保种核心户选择有饲养条件和饲养能力的农户。

    3.5.2.2基本布局

    a、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扩征土地50亩,扩建育种舍3600平方米,并相应配套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及购买相应的设备仪器。

    b、建保种核心区共5个村,20屯,种猪饲养户200户。

    3.6保种选育方法和技术措施

    3.6.1基础群组建

    按照《环江香猪》品种地方标准,保种场从环江香猪的保种区明伦、东兴、龙岩、上朝、驯乐五个乡镇选留种母猪160头,种公猪16头,组成8个家系。要求种母猪等级评定在二级以上,种公猪等级评定在一级以上,公猪间无血缘关系,母猪和公猪的姐妹初产仔数在7头以上,经产仔数在9头以上。

    3.6.2群体继代,系统选育

    采取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群体继代选育方法,闭锁二个世代(一年一个世代)后,从保种区选留优秀个体进入基础群,再进行一个世代闭锁,扩大遗传基础,增加选择机会。允许优秀个体在世代间有20%左右的适当重叠。实行避免全同胞交配的不完全标准型同质选配制度,世代近交增量控制在1.5%以内。

    3.6.3选择方法

    采用综合选择指数的选择方法,采取个体表型与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相结合,分2月龄、6月龄、18月龄三个阶段进行选择。

    按照《环江香猪》品种地方标准,2月龄仔猪选择指数为:

    I=0.2R1+0.5R2+0.3R3   (R1、R2、R3分别是个体体质外貌评分、生长发育评分和双亲评分均值)

    种公猪选择指数为:

    I=0.2R4+0.8R5    (R4、R5分别是个体体质外貌评分、生长发育评分)

    种母猪选择指数为:

    I=0.2R6+0.4R7+0.4R8   (R6、R7、R8分别是个体体质外貌评分、生长发育评分和繁殖性能评分)

    种猪本身及后代出现有背凹严重、卧系等缺陷的,坚持予以淘汰。

    3.6.4严格性能测定和档案记录,提高选择准确性

    制定严密的测定、记录制度。产仔数是主选性状,为低遗传力性状,因此不仅对保种场种猪本身、母亲、半同胞姐妹的产仔成绩有详细记录,对保种区保种核心群的种猪本身、母亲、半同胞姐妹的产仔成绩也要有详细记录,发现连续多胎特高产的母猪,要选留补充到基础群,提高基础群高产基因的频率。

    3.6.5保持基础群营养水平和培育条件的相对稳定,充分发挥遗传潜力。为减少种公猪饲养数量,种公猪配种后淘汰前,保存冷冻精液。

    3.6.6在饲养管理上,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传统饲喂方式和使用产区的特有日粮及家生、野生青绿饲料,禁用任何混合料及添加剂,以保证特有的品质品味,保证屠宰率及胴体瘦肉率。

    3.6.7依法保种。

    依照《种畜禽生产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种猪实行逐级管理。保种场负责原种核心群繁殖,向保种核心户供种;保种核心户向产区面上供种。

    3.6.8加强保种区管理

    制定环江香猪保种区管理办法,对明伦、东兴、龙岩、上朝、驯乐五个乡镇保种区内的母猪进行造册登记,建立完整的数据档案。依据《种畜禽管理条例》,对保种区内的种公猪每年进行鉴定发证,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淘汰。加强对香猪饲养户的技术培训,提高香猪饲养户的技术水平。

    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投资估算

    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扩建工程基设施投入200万元;建立保种区保种核心群需经费100万元;近期每年需保种经费52万元;需流动资金50万元。

    4.1.1原种保种场扩建工程基础设施投资估算

    a、扩建工程征地(含饲料用地):50亩(1.5万元/亩) 计75万元

    b、建育种舍3600平方米(250元/平方米)       计90万元

    c、配套建设其他设施及购买设备仪器         计35万元

    合计200万元

    4.1.2保种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

    栏舍建设补助:10000平方米(100元/平方米)    计100万元

    4.1.3年度保种经费测算

    a、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原种培育经费         计30万元

    b、技术协作、技术培训及其他管理费         计10万元

    c、保种区保种核心群种猪补助经费          计12万元

    合计52万元

    4.1.4保种推广流动资金               计50万元

    4.2资金筹措

    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扩建工程基础设施投资和保种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要求农业部给予列项支持;保种区保种核心群种猪补助经费及保种推广流动资金102万元,计划申请国家种畜禽保种经费25万元,申请地方配套资金18万元,其余9万元和流动资金50万元由实施单位自筹,要求国家保种经费从2002年起,予以逐年支持。

    5、组织措施

    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方案,责任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实施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总站、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养殖局、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技术依托: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大学动科院。区业务部门和财政部门组成方案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方案审定、协调、保种经费筹措等。

    组 长:庞栋春

    副组长:蒋玲

    组 员:

    组成环江香猪品种资源保护技术工作组,具体制定保种技术路线,实施保种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6、效益分析

    6.1保种能力

    本方案新增固定资产230万元。经选育形成环江香猪原种核心群320头,建立保种核心群1000头,项目期内,可为整个产区更新猪群提供合格种猪2万多头。

    6.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为保种选育项目,保种场本身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项目保种及供种启动后,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环江香猪经选育后,品质得到提高,按每头商品猪新增产值10元计,可新增经济效益750万元;二是环江香猪经选育后,繁殖性能有所提高,按每头母猪年多繁殖2头仔猪,可新增经济效益672万元(年多繁殖仔猪2.4万头,每头70元);三是环江香猪经选育后,品质有所提高,对于树品牌,拓宽销路,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于把环江香猪产品推向港澳地区和国际市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价值不可估量。

    6.3生态效益

    猪多肥多,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生态效益显著。

    全国畜牧兽医总畜禽品种资源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