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在北京举行的该项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说,开展这个又称“908专项”的项目是为了“摸清中国的海洋家底,掌握海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提供的支撑和承载能力”。
这个将于2009年年底完成的项目包括近海海洋综合调查、近海海洋综合评价和构建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三项基本内容。
通过综合调查,科学家们将了解中国相关水体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底底质、海底地形地貌和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和海洋光学等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查清中国海岸线的类型、长度和海岛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海洋灾害、海水资源、可再生能源分布和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形成中国海洋基本家底的基础数据。
“908项目”将通过综合评价,分析中国近海海洋水文环境、海洋环境质量与容量、重要生态系统变化趋势、海洋灾害特征和趋势﹔评价和评估海洋环境、生态、资源、灾害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评估中国海洋资源、环境和生态承载能力,为中国制订海洋发展战略决策和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服务。
该项目还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海洋科考手段,构建中国的近海“数字海洋”基础数据平台和网络交换中心,为日后建立完整模拟海洋的“数字海洋”系统奠定基础。
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屈强介绍说,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于2004年基本完成,2005年,项目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大规模的海洋考察和评估工作将在未来两年里全面展开。
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春先说,除了国家预计投入的近20亿元项目资金,中国沿海各地方政府也将参与“908项目”,但相关资金的划拨将根据项目实施当年的国家和地方财政预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908项目”之前,中国曾在近海海域开展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海洋调查,分别是1958年至1960年开展的“全国海洋综合普查”和1980年至1987年进行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但是,由于当时技术和资金条件的限制,这两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中国高速发展的海洋经济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洋水产和海盐生产的第一大国和海洋交通运输的第三大国,海洋业产值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227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12841亿元,中国涉海就业人数已经超过2千万。然而,由于对海洋情况了解相当有限,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呈现出“过度和不足共存”的局面。在中国38万平方公里领海和内水区域,仅有2万平方公里的水域被开发,未来发展仍然空间巨大。
陈连增表示,与前两次调查不同,“908项目”将采用卫星遥感、船载声学探测和深海地形地貌探测等世界上最先进的调查技术和设备,旨在获取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他说,作为一个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海洋大国,中国在这次海洋调查中使用的设备将与发达海洋国家“没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