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鱼香来自“有机”
千岛湖养鱼说起来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里养出的鱼个大、无泥土味,味道鲜美。但由于没有品牌,缺乏竞争力,价格一直卖不上去。特别是到20世纪末,各地池塘养鱼、稻田养鱼蓬勃发展,水产品进入买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水库鱼产量低,成本高,单就价格竞争,千岛湖鱼没有优势。但随着绿色、有机食品在市场上的日渐流行,我们的机会来了。”2000年1月,接过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重任的汪建敏敏锐地看到了有机鱼业的发展前景,“我们有千岛湖80万亩水面独家经营权,必须大打生态牌,把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起来。”
从那时起,该公司在千岛湖中心湖区设置了11道拦网,划定60万亩水域为有机鱼养殖水域。在鱼苗向大水域投放之前,还须经过6个月的人工养育期,并规定,养育期内用的饵料必须是天然饵料,鱼苗必须在自然生长5年,尾重达4公斤以上后方可捕捞。这样,千岛湖有机鱼从催产、成苗、育苗、放养等过程全部实现生态养殖。
奇妙的是,由于鳙鱼喜欢吃浮游动物、鲢鱼喜欢吃浮游植物,鱼苗入库后,一条鱼儿就像一台“滤食器”,大量吞食浮游生物,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遏制湖水的富营养化。一湖秀水得以常青,发展渔业和治水达到完美的结合。
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为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的“淳”牌鲢、鳙、银等10个品种的鱼类颁发了国内第一张有机鱼证书。之后,千岛湖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被命名为“中国有机鱼之乡”。
“原来5至6元每公斤的鱼,打出品牌后今年已最高卖到22元每公斤。公司1999年还亏损420多万元,去年收入8000多万元,创造税利1100万元。”汪建敏在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后总结道:“水库鱼换了个养法,带来了滚滚财源。”
每条鱼都配送身份证闻名遐迩、活了一方经济的千岛湖有机鱼,如今却给它的“娘家”带来新的烦恼。“最大的冲击来自假冒。”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何光喜说。一些鱼贩以品质较差的鲢鱼、鳙鱼冒充有机鱼,还有鱼贩把江西、安徽等地的鱼运来,装进千岛湖的网箱里,养半个月,去掉泥土味,再打着千岛湖有机鱼的牌子高价卖出去。冒牌的有机鱼甚至还推销到东北、西北,扰乱了市场。
正本清源,时不我待。今年初,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为每一条千岛湖有机鱼都颁发了“身份证”。这实际上是一张印有淳牌千岛湖有机鱼原产地注册标志的防伪卡,右下角印有防伪涂层,刮开涂层即出现防伪码。
活鱼商标一直是个难题,既不能破坏损伤鱼体,又要体现它的产地厂家。“从去年8月推出挂在鱼尾巴上的商标到现在的‘身份证’,我们一直在琢磨着如何进一步优化防伪手段。”何光喜表示。
非星级酒店不“嫁”
4月9日,在碧波荡漾的千岛湖上,来自上海、河南、福建以及省内宁波、嘉兴等地的一些知名酒店老总和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缔结了战略伙伴盟约,算是正式结成了“亲家”。
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对“亲家”的选择可以说近乎“挑剔”。何光喜介绍:“要做‘淳’牌有机鱼的特约经销商,实力、竞争力、影响力都必须上星级,得同时满足规模大、档次高、环境优雅、地段好、信誉好、营业额在当地前10位、消费群结构属中高档消费、有高附加值菜肴开发能力、烹调师傅资质深、有品牌经营理念、发展思路清晰且有不断发展扩大的趋势等八个条件。签约后,也不能含糊,一切工作得按‘淳’
牌品牌建设管理规范来,还得接受实时考核,不合要求的就淘汰。”
当然,“女方”的“陪嫁”自然也是相当丰厚的。“除了区域专卖权、优先供货等支持外,我们还提供有机鱼文化的一系列宣传品,最新菜肴技术和厨师培训等。”何光喜说。
此言倒也不虚。在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鱼味馆,厨师们用“淳”牌有机鱼烹饪的全鱼盛宴,是国内餐饮业中的一绝。公司还开办了烹饪学校,专门研发鱼菜肴,连中央党校的大厨师也来此培训了半个月。
郑州民航大酒店的原总经理孙士德已是第九次来到千岛湖。有35年酒店工作经历的他相当赞许这种规范经销商的举措和服务的精细化。“这对双方都有深远意义,否则就会砸了牌子,两败俱伤。”孙士德告诉笔者,去年郑州民航大酒店引进千岛湖有机鱼系列后,在当地一炮打响。不久前,他自己投资注册了河南省鱼味馆有限公司,从原材料、辅料到服务方式全盘引进千岛湖“淳”牌模式,现在当地已有不少单位要求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