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山东一些地区的海参养殖出现大面积病害,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心急如焚,坐落于青岛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朱校斌放弃了手头所有工作,奔波于各个养殖场,用他们多年的经验和研制出的“生态宝”海水改良剂,改善了养殖区的水底环境,净化了养殖海水,使数以千吨计的海参免于灭顶之灾,他也同时获得了民间赠予的“养殖海参之父”的称号。
如今,朱校斌仍然活跃在胶东半岛的各个养殖场内,辅导企业优化养殖环境,防治养殖水产品病害发生。
日前,朱校斌先生应我市有关部门邀请,对我市的海参养殖与病害防治进行咨询,本报记者就目前海参等水产品养殖问题进行了专访。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水产养殖和出口大国。近20年来,水产品平均增长11%以上,2004年水产品产量达到5000多吨,全国人均40公斤,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大面积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与病害发生成正相关性,所以我国海水养殖的病害一年比一年严重。在许多人看来,使用药物是防治病害的必要措施甚至是唯一的措施,目前我国已经出现的水产养殖病害种类已经达到200多种,用于病害防治的药物已经超过了300余种,几乎所有人用与兽用的抗菌类药物都在水产育苗和养殖中使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药品的滥用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
朱校斌介绍说,就海洋研究所目前对养殖重点城市的调查来看,从亲体暂养育苗起,使用抗菌药和各种消毒药品已成为育苗和养成的必要程序,药物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并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加大了病害防治的难度。滥用药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近几年由于药物残留超标,有多次出口贸易受阻,给水产品养殖企业造成巨额损失。一些除虫类药物为高毒、高残毒药品,还有一些药品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特性,目前一些养殖场使用的药品是国家严禁使用的渔药,有许多药品在药品经销店中根本看不到,但是在养殖企业中却在大量使用,还有的大量使用安眠药、性激素、避孕药等,所以目前普遍存在着养鱼的人不吃鱼的奇怪现象。实验发现,在一些养殖水产品中可检测出AOZ,这是一种致癌作用很强的物质,不但能够与组织蛋白结合、很难消除,而且与蛋白结合后能够释放出一种诱导生物有机体突变的物质。所以说,一些药物在生物体内代谢变异化合物的危害性甚至比原形药更大。
就我国北方海区水产养殖的现状来看,已经走入关键的十字路口,如果任凭滥用药物,水产养殖将是死路一条,病害会越来越严重,出口受阻会越来越多。因此,实现无公害、无残留的健康养殖才是正确的选择。
朱校斌说,自从进入21世纪起,特别是“非典”过后,海参的价值逐年上涨,海参养殖迅速升温,山东、辽宁、河北和江苏开始大面积养殖刺参。养殖面积过大、养殖密度过大,病害必然发生。去年4月,山东胶南市首次发生海参病害,海参大面积死亡,主要表现为肿嘴、烂头、化皮,被养殖户惊呼为海参怪病,经海洋研究所课题组认真分析,发现病源微生物是一种球状病菌,为革兰氏阴性。
海洋所开发出的“生态宝”,应用生物技术净化养殖环境,改善养殖区内的水质,可以产生纳米级胶体粒子,有效地抑制病菌和病毒。朱校斌说:“去年,山东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一种‘神药’救了海参和养殖户的命,但是我这里要说,它绝对不是药物,是一种生态环境改良剂。主要是改善水底环境,抑制大型藻类生长,可以大大减少水产品体内重金属含量、显著提高苗种成活率。”在去年的鉴定会上,所有与会专家都认为这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朱校斌认为,预防科学的最高水平是不用药,使生态环境保持在良好状态,无病源生物感染侵入;第二种水平是调控生态环境保持在良好状态或者能够切断病源而不发病;第三种是发病后合理选择、使用药品及时防治,滥用药品是低水平防治;使用违禁药品防治则是完全没有水平,必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长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