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福建省地方品种资源保护规划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4-30  
     福建省地方品种资源保护规划

    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品种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长远的食物安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地方畜禽品种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是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一旦丢失,就丧失了其再生性。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较为丰富,充分挖掘其遗传潜力,是一项公益性、长期性的工作任务。目前,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因此,制定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和科学、合理地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的任务。

    一、 我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现状

    (一)我省现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概况及其特点

    我省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千姿百态,各种自然生态型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交织在一起,为我省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千百年来,在自然选择与劳动人民的人工选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优良品种25个。其中:猪的品种有8个(槐猪、莆田黑猪、武夷黑猪、福州黑猪、平潭黑猪、闽北花猪、官庄花猪、福安花猪)、鸭的品种4个(金定鸭、连城白鸭、莆田黑鸭、山麻鸭)、番鸭品种1个、鸡的品种3个(河田鸡、白绒乌骨鸡、漳州斗鸡)、火鸡品种1个、牛的品种2个(闽南黄牛、福安水牛)、山羊的品种2个(福清山羊、戴云山羊)、鹅的品种2个(闽北白鹅、长乐灰鹅)、兔的品种1个(福建兔)、马的品种1个(晋江马)。2000年以来,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保护名录的品种有6个,即槐猪、金定鸭、连城白鸭、莆田黑鸭、白绒乌骨鸡和漳州斗鸡。

    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程度大体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遗传资源保护程度高的,如金定鸭、连城白鸭、山麻鸭、福建兔、河田鸡,已较早设立了保种场,并严格执行保种方案;第二类是遗传资源保护较好的,如长乐灰鹅、槐猪、福清山羊、莆田黑鸭、莆田黑猪,虽然设立了保种场,但提纯复壮的程度还不高;第三类是既未设立保种场,也没设立保护区的,但品种群体保存大,尚未或较少受到外血侵入的,如闽南黄牛、福安水牛、戴云山羊、武夷黑猪、番鸭、闽北白鹅、漳州斗鸡、闽南火鸡;第四类是濒危灭绝的品种,如福州黑猪、平潭黑猪、官庄花猪、闽北花猪、福安花猪、白绒乌骨鸡,这一类保存的数量微乎其微,若不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加紧抢救,这一类品种的遗传资源很快就会消失怠尽。

    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以禽和猪为主。在25个地方畜禽品种中,家禽11种、猪8种,分别占全省地方畜禽品种总数的44%和32%,牛、羊、兔、马合计6个品种,仅占24%。

    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地方畜禽品种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地区,而西北部和东北部相对较少;家禽地方品种的分布则以闽南、闽西居多;猪的地方品种除闽南外,其余地区均有分布。

    (二)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成效

    1、建立了保护场。金定鸭、山麻鸭、连城白鸭、河田鸡、长乐灰鹅、槐猪、莆田黑猪、福建兔、福清山羊等,都在原产地或主产区建立了原种保护场,开展品种内选育,原种基因得到有效保护,生产性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1)金定鸭。已于1981年在主产区石狮市蚶江镇建立“国营石狮市金定鸭原种场”,采取资源场保种方式,对金定鸭进行保护。二十多年来,场内始终保持2000多只核心群的繁育规模。目前,群体生产性能500日龄平均产蛋量达20Kg以上,年产蛋量290枚以上,蛋重平均71.5g左右;在性比1:20的条件下,受精率达90%、受精蛋孵化率80%,育雏成活率98%,育成成活率99%;初产日龄120天,产蛋率5%;开产日龄150天;产蛋期料蛋比3.2:1。全省现有存栏总量高达800多万只。

    (2)山麻鸭。原种保护场高产系种鸭2500只,年供种鸭苗20万只;山麻鸭经六个世代的家系选育,母鸭成年体重1.3-1.4公斤,年产蛋量高达299枚,生产性能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已成为我省蛋鸭的当家品种;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种还辐射到华东、华南许多省份。

    (3)连城白鸭。经多年的保种,基础保种群达5000多只,现已选育出蛋多系和快长系2个品系,保种群有90个家系;同时在主产区连城县建立了3个扩繁场、10个种鸭基地,全县拥有扩繁群2.4万只、种鸭30万只,年可提供商品鸭苗2400万只。

    (4)长乐灰鹅。1996年在长乐市建立长乐灰鹅保种场,建场五年来,现有种鹅2000多只,其中核心群600只。

    (5)槐猪。目前数量大约4.5万头,中心产区存栏大约2.5万头,主要集中在上杭、大田、漳平三个县(市),其中上杭、大田存栏2万头左右。已于2000年分别在主产区上杭县、大田县建立保护场。现有种公猪20头、母猪400头。

    (6)莆田黑猪。经调查,在莆田县的常太镇和仙游县的钟山镇已建立了保护区,现有存栏约2500头左右;并已在莆田县莆兴农牧有限公司建立资源保护场。

    (7)福建兔。福建兔分为白毛、黄毛、黑毛、灰毛等品系,其中黄毛系和黑毛系两个品系目前均已建立原种保护场。福州玉华山种兔场建于1997年,为黄毛福建兔保护场,现存栏种兔10000多只,其中核心群1000只,已经7个世代的选育,品种特征、特性明显,遗传稳定;年可提供种兔2万只。上杭县于2000年建立黑毛福建兔保护场,现存栏种兔10000多只。

    (8)福清山羊。主产区在福清市,现有存栏4万多只,主要分布在高山等四个乡镇,占存栏总数的30%。2000年分别在福清市高山镇和罗源县碧里乡建立保护场,现有种羊1100只。

    (9)番鸭。1998年已在古田县畜禽良种场建立原种保护场,现有核心群1000多羽。

    (10)河田鸡。从1996年开始,就在主产区长汀县河田乡建立原种保护场,经过多年来品种内系统选育,外貌特征显著且遗传稳定。现有核心群1000多只。全省现有河田鸡数量860万只。

    (11)山麻鸭。1999年龙岩山麻鸭原种场经过对山麻鸭六个世代家系选育,完成了省科技厅项目——山麻鸭高产系选育,并获得福建省200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山麻鸭配套系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12)莆田黑鸭。2001年在石狮市建立莆田黑鸭保护场,现有存栏3000多只;莆田黑鸭主要分布在莆田市、泉州市和厦门市等地,资源数量约100万只。

    2、建立了保种区。几年来,我省先后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区8个,其中:连城白鸭2个、槐猪4个、莆田黑猪1个、福清山羊1个。

    (三)存在问题:

    1、资源保种场品种内选育缺乏系统性。除了连城白鸭、金定鸭、山麻鸭、河田鸡、槐猪、莆田黑猪、黄毛福建兔严格按照本品种进行科学地系统选育外,其余品种的保护群体较小,选育的科学性差,影响了保种的质量和提纯复壮的速度。

    2、资源保护场(区)有待扩大范围和规范化管理。我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区)的设立尚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品种资源保护分级管理具体对象及其分工尚不明确;二是多数品种资源没有建立或划定保护场(区);三是即使有了保护区,保护力度也不大,无序的杂交现象依然存在。品种资源遗传性状依然存在漂变、丢失的潜在危险。

    3、保种经费严重不足。几年来,农业部对我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非常重视,多次投入资金,省里也相应配套投入,对金定鸭、连城白鸭等进行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是杯水车薪,大多数品种资源保种工作尚无法开展,如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覆盖面小,保种场、扩繁场规模小,科学地系统选育少,保护区不是无法建立就是难于有效维持。

    4、保种方式、方法仍处在低级阶段。我省畜禽品种资源保种方式、方法单一,尚未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保种。

    5、大部分地方品种尚未采取保护措施。目前,我省真正建立资源场的只有金定鸭、连城白鸭、山麻鸭、莆田黑鸭、莆田黑猪、槐猪、福建兔、福清山羊、河田鸡、长乐灰鹅和番鸭等11个品种(14个资源保护场),仅占我省地方畜禽品种总数的44%。另外,大多数品种保护区都尚未建立。

    二、开展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关系到地球村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我省开展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归纳起来有四方面的意义:

    (一)加快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建设生态省的客观要求。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提出,把福建省建设成为我国的生态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而生物多样性又是维持和影响生态平衡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加快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加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加速建设生态省进程的客观需要。

    (二)加快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发展区域性畜牧经济的必由之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且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近几年来,我省与全国一样,畜禽产品已经出现阶段性、区域性过剩,畜牧业短缺经济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对于具有特殊风味、药用保健功能和能满足休闲娱乐场所需要的畜禽的需要量日渐增加。比如,金定鸭、连城白鸭、河田鸡的产品已经打出品牌,鸭业、鸡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产业经济。我省类似的、潜在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还有许多,如闽南黄牛、山麻鸭、福清山羊、金湖乌凤鸡、番鸭等等。所有这些品种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肉质、风味,是发展区域性畜牧业经济的宝贵遗传资源。

    (三)加快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加速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省畜牧业生产方式主要是耗粮型的,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78%,相对节粮的家禽其肉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17%。而我省是一个饲料粮缺乏的省份,绝大部分饲料粮从省外调入,畜牧业生产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同时,我省又是一个家禽品种遗传资源丰富的省份,目前有许多地方品种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风味要求也越来越高。总之,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加速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四)加快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培植我省畜牧业产业优势,提高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已经加入WTO,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无疑会日益激烈,新的发展机遇与残酷的挑战并存。快长型的猪禽品种早已国际化,这些品种我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但是,我省有许多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拥有我们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是我国畜禽产品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基础和优势,不仅具有地方品种的共性和优点,而且还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的遗传基础,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前景十分喜人。因此,加紧保护我省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关系到我省今后畜牧业产业的发展和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保护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从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现状、保护与利用程度等实际出发,构筑福建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体系。坚持“准、快、好” 的指导思想,即选准保护品种对象,加快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步伐,讲求良好的保护效果。

    (二)基本原则

    1、分级保护原则。为及时抢救一些地方畜禽,目前应重点保护正处于濒危状态的地方猪种以及可能由于大范围杂交利用而造成血缘混杂的地方家禽品种和草食动物品种。经研究决定,把下列地方品种作为省级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加以重点保护:福州黑猪、平潭黑猪、官庄花猪、闽北花猪、福安花猪、山麻鸭、河田鸡、番鸭、闽南黄牛、福清山羊、戴云山羊、福建兔、晋江马等。对这一类遗传资源的保护,除了要确定每个品种的合理保存数量和有效保护方法外,还应当与有关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工作,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尽可能多地保存这些遗传材料。此外,将闽南火鸡、武夷黑猪、莆田黑猪、闽北白鹅、福安水牛等列为地市级保护品种。

    2、地方政府重视原则。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各级政府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地方品种资源。在广泛开展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省级财政在安排地方品种资源保护时,要结合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予以统筹安排。

    3、保种技术水平原则。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可以说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长期性的科研工作。资源保护场内的科技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关系到保种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保护目标

    2003-2005年:开展一次全面性品种资源调查;根据我省地方品种资源的现状,实行分级保护,确定省级重点保护品种,建立并完善相应的保护场和保护区;探索和研究相应的保种方法,明确各级的保种责任范围,做到资金、人员和技术三到位。

    2006-2010年:建立和完善地方品种动态监测制度;开展种质基础性研究,为建立资源评估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初步建立种质资源信息网络,积极开展国内国际相关技术交流;建立保护畜禽种质资源鼓励机制,加速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进程。

    2011-2020年:建立主要畜禽种质资源评估体系,深入开展种质研究;建立畜禽种质资源动态监测体系,随时掌握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完善畜禽种质资源信息网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畜禽种质资源原地、异地、活体、冷冻等不同保存形式的保护体系;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和手段,加快保种与开发利用速度。

    四、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重点建设项目及其内容

    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较为薄弱,任重而道远,“十五”期间是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关键时期,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重点保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主要畜禽品种资源场及其保护区建设

    1、建立和完善种猪资源场:拟投资完善槐猪、莆田黑猪资源场建设;拟新建立福州黑猪、平潭黑猪、官庄花猪、闽北花猪、福安花猪、武夷黑猪资源场,每个品种保存数量要求母猪60头以上,公猪6头以上,血缘3个以上。

    2、完善种禽资源场:重点投资完善现有的5个(山麻鸭、河田鸡、番鸭、白绒乌骨鸡、长乐灰鹅)种禽资源场。要求种鸡1000套以上,40个以上家系;种鹅、种鸭500套以上,40个以上家系 。

    3、建立草食动物品种资源场:在漳浦县建立闽南黄牛保护场,在福清市、罗源县分别建立福清山羊保护场,在德化县、尤溪县分别建立戴云山羊保护场,在连江县、上杭县分别建立福建兔保护场。

    4、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

    品种资源保护区的设立,要选择在现存数量较多、交通闭塞的偏远的乡镇,每个品种设立1-2处,两处之间的距离在5公里以上。种猪保存数量要求在200头以上,种禽保存数量要求在1000套以上。保护区内种猪和种禽的繁殖要在严格的监控下进行,严禁引进其它品种或进行无序的杂交。

    (二)建立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

    该中心的建设由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承担。其任务是:对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进行跟踪调查,掌握资源变化动态信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动态信息数据库;根据种质研究进展,从遗传基础上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特性进行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评估。

    (三)、建立地方畜禽资源种质检测中心

    该中心的建设由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良种推广与测定中心承担。其任务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分子、细胞等不同层次水平上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进行测定,分析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特性,确定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科学保种和开发提供依据。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估算:

    1、资源场和保护区建设7120万元。主要用于基建投资。

    2、遗传资源评估和监测中心建设1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仪器设备。

    3、种质检测中心建设15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仪器设备。

    4、保护费用,每年150万元。主要用于资源场性能测定、选种育种和动态监测等。

    5年内共需投资7520万元。

    (二)筹资渠道

    1、资源场和保护区建设资金主要从中央、省级基本建设项目和畜禽良种工程资金中解决。

    2、种质检测中心建设资金从有关科技项目中解决。

    3、遗传资源评估中心和每年的保护经费拟从财政资金中解决。

    六、保障措施

    (一)广泛宣传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目前,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是一件鲜为人知的新生事物,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媒体,加大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重要意义的宣传,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畜牧科技工作者、畜牧生产经营者充分认识到,地方畜禽品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培植畜牧产业优势,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开发新的产业的重要资源。同时,还要认识到,我省目前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是一部分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数量正在减少,有的濒临灭绝;另一方面是资源保护资金十分匮乏,增加了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的难度。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全社会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自觉性,全面推进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成立福建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协调小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是一项巨大社会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不仅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有效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行政手段、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作为保障。因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必将涉及到多部门、多学科。所以,设立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协调小组十分必要。2003年,我省拟设立由农业厅、计委、财政厅、科技厅、卫生厅、环保局、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有关单位组成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协调小组,以加强对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领导与协调工作,真正把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确实把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抓紧抓好。

    (三)明确工作性质,设立专门机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且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上,保种单位在短期内无经济效益可言。因此,国家应把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应对WTO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为保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长期、稳定、有效地开展,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场的性质应定位为事业单位。

    (四)设立地方财政专项保护资金。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都应密切配合,才能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各级财政应设立畜禽品种保护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等要加大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开发的扶持力度。同时,各级计划部门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加品种保护、种质研究、资源开发等方面费用的计划。使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经费落到实处。

    (五)加紧制定配套法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通俗做法是依法保种。我国也颁布了《种畜禽管理条例》,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提出了总的要求,但从实际工作来看,还不尽完善和具体,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和义务。“十五”期间我省计划加快这方面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明确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确定畜禽品种资源分级保护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个人实施资源保护的责权利;规定品种资源保护的办法和措施,防止畜禽品种资源的破坏或流失境外。确实做到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有法可依。

    (六)制定保种扶持政策。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种计划和措施外,还应有与之相配套的扶持政策,才得以加速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进程和有效遏制盲目的杂交利用。因此,省里计划在《福建省畜牧业管理条例》中规范保种方式、方法。同时,要求各地要对保种工作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在保种区内应在资金上、征地上予以重点扶持,确保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

    (七)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十五”期间,要协同省科技厅,组织有关科研院所,继续开展地方畜禽品种的形态、生理、生化、肉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一步了解地方品种的特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地方畜禽品种的遗传特性。制定各品种的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有效的保护。同时,搞好地方品种保护责任人员,特别是保护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国内国际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水平。

    (八)保种与开发利用紧密结合。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加快开发利用,以开发促保护。对于地方品种猪,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开展种猪联合育种工作。培育含有地方猪血统的品系,在商品生产中推广配套系生产,改善肉质、提高胎产仔数;利用地方猪研究新的杂交组合,生产安全肉、风味肉,创立绿色品牌,以开拓市场。对于地方品种家禽,要加快选育和推广配套系,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畜禽品种资源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