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目前共有各级水产技术推广单位110个,其中省站1个,市站10个,县站68个,乡镇综合站31个。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除承担水产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水产病毒、水生动物疫病及渔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渔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公益性职能外,还承担水产资源保护和渔政执法等政府职能。
十五期间,陕西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以实施渔业科技推广骨干项目为龙头,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先后组织了陕北高寒地区池塘养鱼主产高效技术、陕西稻田工程化水产养殖技术和陕西省湖泊渔业增殖养殖技术等渔业科技推广骨干项目实施工作,项目覆盖超过了全省40%的养殖水面。创新完善了名优水产品繁育及养殖技术、陕南中小型水库精养高产技术、盐碱滩地生态渔业技术、种草养鱼技术、淤地坝养鱼技术、工程化稻田养鱼技术、流水资源开发及冷水鱼养殖等技术。在技术推广中坚持健康养殖,建立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积极开展病害防治与检疫工作,推广优良品种,为渔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为群众吃上“放心鱼”提供保证。
目前,全省110个水产技术推广单位中,已有46个市县水产站加挂渔政监督管理站牌子,25个站加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牌子。先后购置了120台套仪器设备,基本具备了检测鱼病、及时出诊、有效防治的工作条件,形成了全省三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连续三年向社会发布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治状况公报。并从2003年开始正式推行无公害水产地认定工作,目前,已有4个单位2000余亩养殖水面通过省级产地认定,有5000亩水面已申报立项。通过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广大渔民积极推行健康养殖,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广大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的满意程度有了明显提高。2004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和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