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升温,是在2002年的上半年,2003年年初达到白热化,持续—年的“奶牛热”给人们的感觉就是“火”。2004年后半年,随着“阜阳假奶粉”事件的发生,奶牛业骤然降温,在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倒奶卖牛”现象。回顾“奶牛热”时期,生产鲜奶的利润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奶牛数量的增长赶不上投资的增长,因此,奶牛身价倍增,奶牛的价格远远超过了奶牛自身的价值,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造成奶源、加工、消费增长的失调,出现局部性的过剩,以致出现“滑坡”也就在所难免,我们认为造成此次奶牛业“滑坡”的主要原因如下:
利益的驱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奶制品的消费快速增长,加工奶制品的高额利润加大了对乳品企业的投资力度,许多乳品加工企业应运而生,而企业为保证生产规模都在奶源上大做文章,使得鲜奶在短时间内相对短缺,鲜奶价格达到2.0-2.1元/kg;而生产鲜奶的高效回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奶牛养殖的积极性,由于奶牛生产周期长,犊牛从生下来到能产奶需要27个月时间,奶牛的年增长率只有15%左右。因此,奶牛就身价倍增。初产的青年母牛达到1.5万元左右。刚出生的小母牛售价5000~6000元;把刚出生的犊牛养到其临产,一头临产头胎母牛毛利润在万元左右,扣除草料等成本纯利也在6000元以上。再如搞奶牛养殖,饲养一头中产泌乳奶牛,头胎泌乳5000千克,二胎泌乳6000千克,按两胎产一头母牛计算,两年的鲜奶收入加上小母牛收入为28000元,纯利润在18000元以上,两年可收回全部投资。但高额利润的背后也增加了农民养奶牛的风险。
市场的拉动奶牛养殖的发展是受其他行业影响,尤其是其他养殖业的影响;从2000年以来生猪养殖、禽蛋市场、肉鸡养殖一直疲软,农民找不到合适的赚钱项目,鲜奶的短缺,使得苦于挣钱无门的农民眼前一亮;不少企业也纷纷转产,开始从事奶牛养殖业,奶牛养殖小区、收奶站、奶牛养殖场迅速建成。奶牛养殖场的扩建,增大了奶牛数量的需求;收奶站的增多,加剧了鲜奶的竞争;企业间为了争夺奶源,只有靠提高奶价和及时结算奶款来实现,这更刺激了人们对奶牛养殖的欲望。一旦奶源出现饱和,乳品企业就会把鲜奶变“争”为“推”,受损失的仍然是广大奶农。
政策的推动近年来,许多地方都把奶牛养殖作为农民脱贫致富之路,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主要渠道;在银行资金的注入(贷款),乳品企业的扶持(给养殖小区、收奶站提供冷藏、挤奶设备),养殖小区的支持(进小区的母牛,每头可预支5000元的奶款预付款),给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无序的竞争首先是收奶标准不规范,各收奶站只顾鲜奶数量的竞争,而忽视了鲜奶质量的要求,使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奶中掺杂使假。尤其在冬季,在奶中可掺水20%—30%,奶中所掺水的收入就可冲抵奶牛草料成本,更有甚者,出现了不养牛也交奶的“养牛户”,全部用蛋白、脂肪、乳清粉等来勾兑,只要是“白色”的液体就可当奶卖,来欺骗乳品企业。
其次,人们对奶牛的购买欲望,达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牛未产下就谈好价钱,交付订金;只要生下的是母牛,落地付款牵牛;而牛毕竟1年只生l胎,况且公、母各半,这不能满足人们的购买欲望,最快的方法是从奶牛主产区调拨犊牛,贩牛专业户、村应运而生,一时间,只要是黑白花牛就有人买;火爆的奶牛交易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老年牛、不孕牛都有了市场,且利润颇丰,这些做法既干扰了市场秩序,又对奶牛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所以与其说这次波动是奶业的“滑坡”,倒不如说是奶业发展“理性”的回归更为确切。
“奶牛热”使得奶业超常规发展,受自然规律的限制,奶业的发展速度不可能太快;人们只注重了数量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质量效益的实现,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会出现结构性或局部性的过剩。这种过剩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使奶业的发展受到遏制。只有研究、尊重奶业发展客观规律,才能使奶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