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蓬溪打造成全省PIC优质生猪出口创汇基地县是蓬溪双“十加三”工程之一。
“今年我已卖了8万元的商品猪,眼下还有两个旺季,赚个10万元肯定没问题”。4月13日,赤城镇养猪大户李艾彬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是蓬溪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PIC优质生猪品牌优势,大力推进PIC优质商品猪产业化经营,以科技为动力,市场为导向,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良繁体系,发展规模养殖,扶持龙头企业,蓬溪目前已走在了全省前列。
——优惠政策激励大发展从2003起,蓬溪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PIC生猪的推广工作。按畜牧部门统一规划要求建圈,引进PIC祖代种猪,补贴每头母猪400元、公猪2000元;在本县制种场购进合格的父母代母猪也进行奖励……优惠的政策,激励着全县的养猪大户。2004年,全县生猪存栏41.7763万头,出栏64.097万头,发展饲养PIC父母代母猪3—9头的265户,饲养父母代母猪1557头;10头以上的541户,饲养父母代母猪3877头,建成年出栏商品猪50头以上的有541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40户,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在全县呈现全面上升的强劲态势。
——服务到位解后顾之忧近几年来,县畜牧部门加大对养猪大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对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安排专人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大面积落实技术人员搞好包片技术服务,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消除了养猪户的技术风险。
——科学饲养赚大钱“2004年,全县的养猪大户中,至少有25户年纯收入达20万元以上。”县畜牧食品局局长陈祖茂告诉记者。由于政策优惠,管理落实,规模饲养,科学饲养,养猪的农民都赚到了大钱。截止今年3月底,全县的生猪出栏达183229头,建成和在建出栏50头以上的可控商品猪场112个,其中1000头以上的5个,10头以上PIC父母代母猪饲养场92个,发展年出栏生猪1000头的15个。
生猪,成了蓬溪这个农业大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