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养猪协作组整合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4-22  
     养猪协作组整合

    中国养猪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不仅从国外引进养猪工艺,还从国外购进部分种猪,尤其从丹麦、英国、后来有加拿大,法国和美国引入大量种猪。进入本世纪,从国外引进种猪数量有所增加,因此,外种猪选育与提高,避免重复到国外引种是大家所关心的项目。1993年由农业部畜牧局发文批准成立长白、大白、杜洛克三个种猪协作组。这些协作组起初,主要主要饲养长白猪的种猪场,如大观山、天津宁河、广东中山白石、湖北畜牧良种场等单位发起成立长白猪育种协作组;主要饲养大白猪的种猪场如北京小店,福建天马等组成大白猪育种协作组;主要饲养杜洛克猪的如河南正阳,北京南郊杜洛克种猪场、浙江农科院杜洛克猪场等成立杜洛克育种协作组。进入上世纪末期,国外品种引如数量增加,国内杜、长、大模式的大力推广,这些场家已经不在是以哪个品种为主,饲养三个品种数量都很多,因此,这些单位往往参加三个协作组。三个协作组每年一次例会,还有相应培训,这些企业感到时间、精力、人力、财力有些吃不消了。据估算,每个场参加一年一度的三个协作组会议要花20天时间,费用在1.2~1.5 万元,如果加上培训费用,如果一个单位要有2两人参加活动,费用更大,因此,这三个协作组活动出现重复,企业负担加重,还有这些活动内容也相同,出现重复,专家资源出现浪费。每年一度的三个协作组会议请农业部及省业务主管领导参加,他们感到压力很大,因此,很多企业建议对原协作组工作进一步总结,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

    整合有利新形式下育种工作的开展,创造新的组织形式,会议形式和和活动方式。促进中国猪育种朝着健康和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一, 取消种猪场原隶属长白、大白、杜洛克哪个协作组,同属于外种猪协作组。

    第二, 新成立的种猪协作组中成立品种专家组,组织长白、大白、杜洛克种猪选育和育种工作。

    第三, 每年召开一次外种猪协作组会议,时间延长一天,可以设立品种分会场和专题讨论,每两年举行一次专门品种会议,讨论专项问题。

    第四, 强对协作组成员单位管理,重新审核,发牌,每三年换一次牌匾。

    第五, 强对协作组的组织领导工作,受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牧处领导,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组织管理,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在总站领导下进行业务指导。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