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鱼苗放流 政府出钱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4-21  
     放流鱼苗,钱由政府出!从今年起,上海市自然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经费被正式纳入财政预算,此举在全国尚属首例。

    据介绍,以往增殖放流的经费往往是“取之于渔,用之于渔”,即通过收取渔业资源费如发放鳗苗捕捞证等来加以筹集。事实上,每多发一张捕捞证,就意味着渔业资源的又一次被开发。即便如此,每年可获得的经费仍不稳定,少的时候一年只有几十万元,令增殖放流这项公益性事业缺乏长效保障。

    今年是本市增殖放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第一年,全市用于自然水域增殖放流的经费将超过1200万元。这是自1986年上海进行增殖放流以来规模最大的年份。按计划,本市年内将组织实施10次大型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各类苗种3116万尾,大规格鱼种4.8万公斤,中华绒螯蟹93万只。市郊各区县也将放流各类鱼、虾、蟹种25.6万公斤,名贵鱼类苗种981.5万尾。

    由于人工培育、选育的水产新品种、良种以及从境外引进的水产新品种,可能会对本土水域构成“外来生物入侵”的威胁,因此渔业部门在确定增殖放流的品种、结构时,颇费一番功夫。他们参考了1958年、1975年和1982年淀山湖区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力求能较真实、客观地复原本市自然水域水生经济动物区系的组成;并根据内陆水域、长江口和杭州湾等水域各自的特点,确定了相应的“主打品种”。

    例如,淀山湖的放流品种以鲢鱼、鳙鱼为主,这类滤食性鱼类以水中浮游生物及溶解性有机物为食,对改善富营养化的水质十分有效;黄浦江与内河里以鲤鱼、鲫鱼为主,这些在水体底层生活的鱼类,对河底淤泥有很强适应力。此外,出于经济效益和生物多样性的考虑,还放流“太湖三白”之一的翘嘴红鱼白、长江“四大名鱼”之一的长吻鱼危和长江鲈鱼、暗纹东方鱼屯等珍贵鱼种。

    相比于内陆水域放流品种的丰富性,今年在杭州湾海域放流的品种明显要少些。据悉,这取决于鱼种的可获得性。目前放流品种,主要是能进行人工繁殖的“土族”种;那些生活于海洋中的,仅有中华绒螯蟹、锯缘青蟹、缢蛏等少量品种可进行人工繁殖。

    当放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放流的意义就不仅在于增殖渔业资源,它还将有利于改善水域环境。为此,本市已确定了12个监测点,从6月份起每个月进行一次渔业资源摸底调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