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从“应对壁垒”到“跨越壁垒”——我国农产品出口破除壁垒调查(下)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4-20  
     绿卡行动:从“应对壁垒”到“跨越壁垒”——我国农产品出口破除壁垒调查(下)

    在农产品出口中,面对进口国日渐增加的贸易技术壁垒和不断提升的质量标准,是被动应对还是未雨绸缪,对于保持出口农产品价格稳定和出口量持续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省份山东自2004年初开始,按照国际认可的良好农业操作(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以下简称GAP)规范,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在实现农产品质量与产量双增长的同时,取得了出口数量与效益的双丰收,并初步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壁垒”向主动“跨越壁垒”的转变。

    据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于风华介绍,“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是根据本地气候、土壤等各方面实际情况结合进口国的质量标准,研究制定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简单易行的农业操作规范,其背后是一套完善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随时跟踪国外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变化,及时修改和调整GAP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是净化产地环境、严格农业生产资料管理;因此,这套体系还必须有一个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保障供应网络;与此同时,还要根据GAP的不断更新变化对出口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进行及时宣传和培训,从而形成一套从基地选择、农资供应、生产管理到出口运输的不断变化的操作规范。

    莱芜市是山东省“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首批试点市,2004年前10个月,莱芜市农产品出口创汇358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80.9%。莱芜市副市长刘建良说,除了出口数量的增长外,由于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升导致的价格上扬也是创汇增加的重要因素。而2004年以前的情况则大相径庭。来自莱芜市农业局的资料显示,从2001年-2003年,莱芜市农产品出口数量年均增长60%,但出口创汇年均增长仅30%,这就意味着同样数量的产品,效益却下降了;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发展中国家市场年均增长在50%以上,发达国家年均增长仅为10%,这意味着产品质量不过关,产品附加值仍然偏低。

    改变这一局面的突破口在哪里?刘建良说,过去对于农产品出口,国内一般把主要精力投放在质检和商检环节,即使是部分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出口生产基地,其生产标准往往是国内自己制定的,与国际标准不接轨,从而导致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不过硬、价格上不去”,并频频遭遇贸易技术壁垒。“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最大的特点在于把质量控制的标准前移到预生产和生产环节,初步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壁垒”到主动“跨越壁垒”的革命性转变。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讲,则实现了从要求农民“种什么”到培训农民“怎么种”的转变,是政府职能的正确归位。

    在这次试点中,莱芜市农业局和莱芜万兴果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重点负责生姜、大蒜等9种作物的GAP标准试验和制定。记者在公司试验基地看到,仅生姜的农药残留试验就先后取样29次,共采集检测样本867份;经过延迟收获试验比较后,以拱棚加棚网栽培方式延迟19天,生姜亩产就能增加1288.6斤。公司总经理柳建增介绍说,公司实施GAP的成果已经得到了亚洲食品卫生安全控制协会以及大量国外采购商的认同,出口定单不断增加。因为质量上升,价格也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上涨。

    莱芜市农业局副局长陶务瑞说,“绿卡行动计划”实现了政府、农技人员、出口企业和农户的多层次结合;政府方面投入少量配套资金,农业科技人员以企业出口生产基地为试验基地,在帮助企业增产增效的同时,也逐步摸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GAP规范,使基层农技人员实现从“摸黑做实验”到“瞄准市场做实验”的务实转变——农业科技落了“地”,实实在在惠及到了企业和农户。

    在博兴县龙升食品有限公司2000亩GAP试验示范基地,记者看到基地周围设有明显的隔离沟,废物处理回收箱、药械仓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每个示范点都有一名植保员,负责农药采购、保管、发放和使用指导。国际标准化的指导,使得这家企业去年出口增加了1500吨,出口创汇增加200多万美元。

    据了解,山东省“绿卡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建立起以菜、果、粮、油等为重点的出口农产品GAP规范体系;建立以20至30个GAP实验室为重点的技术支撑体系;选择30个出口农产品基地县,以连锁超市形式建立农资安全供应网络体系;培训和造就一支掌握GAP规范的企业家和农民队伍。

    山东省农业厅对外合作处副处长杨鲁勇告诉记者,2004年山东首先启动了12种出口量大的蔬菜项目,目前这12个项目的GAP草案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能出台正式的符合国际惯例的GAP方案。

    杨鲁勇说,实施GAP规范有三个需要注意的环节:一是基地必须规范,配套设施必须齐全。二是试验必须科学,标准要简单有效。每一个品种至少需要在3个不同的县市进行试验,以保证GAP的适用性;标准的制定要围绕“外向型”这个核心,广泛收集和研究国外质量标准,真正找出生产操作中的关键控制点。对于已经在国内生产实践中广泛采用而又被国外市场普遍认可的操作方式,应优先吸纳,避免无效、重复试验,尽量使规范做到简便易操作。三是培训要扎实,要把一定比例的项目资金专项用于基地农民培训,并做到培训班形式与田间教学形式相结合。

    山东省植保总站副站长李明立认为,山东“绿卡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采取省财政出50%,地方和企业各配套20%、30%的方式筹集,2004年共投入1000万元。但由于规范制定需要不断进行试验、检测,农民培训也需要大量投入,资金仍然捉襟见肘。信息采集方面,山东“绿卡行动”中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及其变化信息主要来源于海关、商检、农业部、国际互联网等方面,另外一些多年合作的外商也会适时提供进口国的最新标准。考虑到山东出口农产品量大面广,在收集、反馈、研究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建议国家选择部分出口量大、效益高的农产品适当给予扶持。

    从长远来看,地方乃至国家农业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商检、海关等部门的联系,除加强信息互通外,对于已经通过GAP认证的企业,应争取对其实行免检、抽检等待遇,使“绿卡”真正“绿”起来,便捷通关,以提高企业参与“绿卡行动”的积极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