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门港网箱养殖基地大批鱼类死亡后,经过现场调查,认为年后气温偏低是造成这次养殖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此说法,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副教授徐君卓认为有科学依据,但并不完全赞同,“不能简单地说是低温杀死了这些鱼。”徐君卓说:“这次鱼类的死亡原因是有综合因素的,与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海域潮流的缓急和海面风力的大小都有关系。据了解,这段时间在舟山的佛渡、册子等区域同样发生了类似的死鱼事件。除舟山以外,我省的象山、温州和温岭等地,今年春节后也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死鱼事件。而这些地区的死鱼中,大黄鱼和黑鲷的死亡率都是最高的。”
徐君卓进一步解释,通常大黄鱼在水温9摄氏度时就不再进食,但如果海域的潮水流动较慢,海面风力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温度在5.8摄氏度,大黄鱼都可以存活。而这几起死鱼事件中,由于时间上正处于鱼类的冬眠期,养殖户中断了投饵,鱼类本就没有进食,体能均已接近极限,因此,即使生命力非常强的黑鲷,也因为无法适应持续低温、体内能量消耗殆尽导致死亡。鲈鱼则因为是北方鱼种,耐寒能力较强而逃过了一劫。
对于如何预防持续低温带来的鱼类死亡,徐君卓认为,由于网箱养殖通常都在野外,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对策。但是他建议养殖户可以在网箱上挂一些遮蔽物,如麻袋、网片等,这样可以局部抵御潮水和大风带来的水流冲击力,尽量降低鱼类体内的营养消耗,在低温袭来时能减少些死亡鱼类的数量。
徐君卓建议,各地应尽快完善气象灾害预警预防机制,鼓励养殖户发展本地鱼种和耐寒鱼种的养殖。目前各个海域的水温已在渐渐回升,养殖户大可放心购买5月份要投放的鱼苗,在购买时可以挑选一些已经长大了一点、可以在今年收成的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