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引进新品种 汕头推进优势水产品种规模化养殖生产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4-01  
     近年来,汕头市利用优势水产品种带动,实施“一条鱼”工程并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无公害生产,既富了农户,又让老百姓享了口福。“一条鱼”指的是罗非鱼,俗称“非洲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是继鳕鱼和三文鱼之后又一新的取代产品,近年出口势头强劲。汕头市近年开始逐步推广实施“一条鱼”工程,积极培育渔业生产新的增长点。市海洋与渔业局去年购进110万尾罗非鱼苗放养于金平区、潮阳区、濠江区以及澄海区的养殖场作为示范点,并联系挂钩加工企业,对产品收购加工出口。全市各示范点发展形势良好,原本2厘米长的鱼苗经过半年多的养殖就能达到400至750克的出口标准。

    另一方面,汕头市积极做好优势品种区域布局,推进优势品种的规模化、产业化养殖生产。比如,南澳县藻类、贝类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海水养殖面积至今已有3.8万亩,产量4.9万多吨,养殖产量比增26%;潮阳区建设四个区域性生产基地,发展罗非鱼、鲍鱼、对虾、蟹等品种,其中罗非鱼面积8000亩,产量6000吨;潮南区积极推广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6300亩,新增养殖面积4500亩;濠江区投入7000多万元,继续发展高位池养虾,养殖面积230亩;金平区充分发挥水产协会作用,推进鱼、虾、蟹品种高效生态养殖;澄海区建成机械化紫菜加工场,日加工紫菜干品能力达到1.5吨,同时引进南通紫菜收割机,解决晒菜场紧缺或因阴雨天气无法晒菜而致糜烂损失和人工收割效率低等问题。目前,这些养殖基地已有部分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正逐步全面推行无公害养殖生产。

    汕头市去年还引进桂花鱼、湘云鲫和泰国笋壳鱼等淡水新品种试养,仅潮阳区桂花鱼养殖基地就有30亩,经济效益显著。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