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鱼儿有时比猴子聪明 动物感知能力超出想象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4-01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库伦·布朗(CulumBrown)近几年在研究鱼类的识别能力方面成绩骄人,他介绍说,鱼类实际上比它们的外表聪明多了,在海洋中的鱼无论是记忆力、识别力都相当高,甚至可以说比某些较高级的脊椎动物,甚至灵长类动物还要强。

    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说,鱼儿的记忆力只有3秒钟。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鱼儿可能大多数情况下是脑袋空空的白痴,但事实与这恰恰相反!鱼儿的记忆力可能保持好几年。2001年库伦·布朗在《动物识别能力》(AnimalCog nition)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澳大利亚淡水鱼记忆力的论文,文中提到,他将一张有洞的鱼网放入鱼池中,训练这些鱼从洞中穿过,这些鱼只5次就轻车熟路了。随后,库伦·布朗把鱼网撤掉,过了11个月以后再次把鱼网安装起来,鱼儿仍然能很轻快地通过这个洞逃跑。

    库伦·布朗同时还发现,一大群鱼在一起,比一小群鱼找洞逃走的时间更短,这是因为沟通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鱼的很多反应就是变成经验积累下来的,信息和实践经验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保留下来。鱼类的沟通方式很有意思,有些鱼类在搜索猎物的时候,能发出脉冲电波,也能收到对方发来的脉冲电波,早早的就知道搜索的情况。除了这种感觉以外,电磁场、声音、嗅觉、视觉鱼类都能充分利用。鱼类有相当好的空间概念,走捷径的本领很高。虽然鱼的大脑结构和哺乳类动物的大脑结构迥异,但是从它们的行为和反应上观察,并不落后于一些高级动物。

    还有一些研究人员发现,鱼类也能使用工具“造房子”。像鸟类一样,鱼类也为它们的孩子造窝,当然它们的窝要简单得多。有些鱼用海葵撞击岩石,然后用加工好的海葵做建筑材料。医生鱼每天晚上都要做一个新窝,“建筑材料”是海底的小石片。

    按照过去的理论,动物的智力水平和反应能力是按照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灵长类-人类的线性过程发展的。鱼类的一些活动根本无法解释。因为依这一理论,越是低级动物,神经系统越简单,由神经系统指挥的行动也就简单,因此很多现象就无法解释。

    现代的进化理论相信,动物的进化并不是这样的线性发展过程,而是相当多元化、放射状的。不同的动物有自己独特的进化模式,鱼类就是这样。鱼类在地球上至少生活了4亿年,有28500多种,比所有脊椎动物种类加起来还要多。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数量,使得鱼类有机会在与外界的互动中进化成长,超过其他一些物种的智力水平。

    人类原来对鱼类的了解很少,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氧气潜水设备的出现,人类能够长时间留在水下。这样人们逐渐发现,实际上鱼儿的生活跟人们想像的完全是两回事。尤其是近10年来,关于鱼类记忆力的论文开始大量出现,20 03年9月的《鱼和渔业》(FishAndFisheries)杂志的一篇文章,竟然引用了500多篇论文,这篇论文中提到鱼类社会的敏感程度高得惊人,“个个都追求马基雅维利的野心,弱者对强者俯首,小心伺候;鱼类的惩罚是相当残忍,媾和也是相当策略……”。鱼类的合作很紧密,在搜索猎物的时候依靠集体行动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