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以后,我区从上世纪70年代起,陆续在大多数县(区)、市建立了国营鱼种场,形成了最早的水产苗种生产供应体系。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区水产苗种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结构和体制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品种和产量大大增加,以国营鱼种场为主体的水产苗种生产体系很快被个体和集体鱼种场所代替,社会化供应体系更全面和完善。目前我区水产苗种生产单位有3003家,2004年共生产苗种424亿尾(粒、只),在全国属水产苗种生产大省区。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千家万户从事种苗生产,生产场所普遍简陋,管理相对落后,全区至今尚没有一家经国家和自治区级验收通过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原良种场或引育种中心。
记者从近期召开的全区水产苗种管理和优势品种养殖工作会议获悉,水产苗种体系建设已引起水产部门高度重视,将围绕着优势品种,以县、市为基础,加强政策扶持和规范化管理,扶优汰劣,分步实施,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立项建设国家和省级原良种场各5个,到“十一五”期末,既定的优势品种基本实现良种化养殖。水产业谋求着从良种上抓出养殖效益,实现苗种体系建设的二次突破。
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已先期成立了“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制订相关管理文件,并将尽快出台《水产苗种良种化管理试行办法》;着手建立“广西水产品种种质测定中心”,加强执法管理,加强科技服务,真正实现良种贡献率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