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我国海水繁殖养殖技术领先世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3-15  
     尽管我国海洋生物技术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但我国的海水繁殖与养殖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许多居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海水养殖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相建海研究员3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六届亚太海洋生物技术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的。

    据相建海介绍,海洋生物技术是80年代兴起的,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海洋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的重点集中在海水养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环境与资源保护三个方面。进入21世纪,面对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人类共同的难题,国际上普遍认为海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战略要地,人类最紧缺的战略物质都可以从海洋中获得。海洋生物技术因此成为面向21世纪的一场竞赛,世界各国纷纷制订“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水养殖、海洋药物、功能新基因、环境保护等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

    我国是人口大国,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国际上有人早已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1997年正式启动了海洋863计划,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海水繁殖和养殖技术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在海水养殖物种优良种苗的培育和保存上,我国进行了包括组织培育及细胞工程育苗研究,虾、贝类三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海洋生物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海水养殖动物雌核发育和性别控制研究等,掌握了大型海藻良种克隆纯培养及保存技术、海藻生物反应器育苗技术、对虾、牡蛎、扇贝、珠母贝等的多倍体诱导培育技术等。另外,在对虾性控技术、全雌牙鲆种苗培育、名贵的石斑鱼性控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在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上,我国主要进行了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芋螺毒素的基因工程和药物研究、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其中,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严重危害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目前已分别构建了正常和病变的对虾组织cDNA文库,测定了近百个病毒表达序列标记(EST)及近千个对虾表达序列标记,开发了实用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快速检测的PCR试剂盒,使我国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建海说,针对我国当前海洋生物产业养殖品种缺乏、退化和严重的病害威胁以及生物加工水平低下,天然产物研发技术相对滞后,海洋生物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有关单位也制定了相关的发展战略。“十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发展细胞工程、遗传工程、分子遗传学、生化工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关键高新技术;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加强海水养殖优良种子(特别是名特鱼类)、海洋新药和海洋生物特有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鼓励多学科交叉和技术综合集成,借鉴陆地生物技术的成功经验和力量,吸引更多的陆地生物技术科研人员“下海”;以国家需求为目标,贯彻市场导向原则,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提倡官、产、学、研结合,着重发展海水养殖业、海洋药业和海洋水产加工业;应用各种措施,培养一批从事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中青年尖子科研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利用资源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寻求可持续性发展;重视源头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将申请和获得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作为课题的重要考核指标等。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