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我国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扩大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3-04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扩大

    展望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除了考虑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之外,还要考虑新一轮WTO农业谈判可能的结果及其影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柯炳生在近期研究报告中提示,制约未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是一些比WTO更重要的因素,例如与东盟、港澳地区的自由贸易区等。另外,制约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不是价格,而是质量和卫生检疫。这既涉及到WTO的有关协定,更取决于国内生产的情况和进口国的消费要求。

    今天本版刊登柯炳生的文章,望对关注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读者有所启示。

    编者

    我国未来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除了受现有的加入WTO承诺和新一轮农业谈判结果影响之外,还受到国内政策和市场因素变化的影响。总体上看,国内政策和供求变化的影响要比WTO因素大得多。

    未来粮食进口以小麦为主

    我国粮食(不含大豆)贸易情况,从前7年的净出口转变为去年的净进口。未来我国粮食的进口,主要将是小麦。从历史上看,我国的大米和玉米进口量一直很少,最大进口年份都是1995年,大米为165万吨,玉米为526万吨,其他年份一般均不到100万吨。而小麦是传统的进口粮食产品,共有12年超过1000万吨,集中发生在1980-1995年期间。其中最多的年份是1989年,接近1500万吨。未来仍然会保持这样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国玉米的生产潜力较大,并且需求的弹性较强,价格会起到平衡国内供求的作用。大米的增产潜力由于受耕地面积的影响,增加生产总量的潜力较小,会有较强的进口需求,但是国际市场空间有限,总出口量只有2000多万吨左右,尤其是我国需求较强的粳米,出口量就更小。因此,我国的大米不可能大量进口。未来优质大米价格上涨的空间可能较大。小麦的进口将有较大增加,一方面,小麦是重要口粮,小麦本身需求的增长和对大米的口粮替代作用,将使得国内供求缺口趋于加大;另一方面,小麦的国际贸易量较大,在1.2亿吨左右,我国增加进口的空间较大。如果仅仅是按照我国加入WTO的进口配额承诺,小麦的配额会用足,有964万吨,大米和玉米最多不过会用几百万吨,合计不会超过1500万吨,占全国消费量的4%不到,即我国的粮食(不含大豆)自给率会在96%以上。由于小麦等粮食的配额外进口关税为65%,因此,除非我国主动放开进口,小麦进口不会突破配额的数量。

    食用油进口可能增加

    这是我国农产品进口中最大宗的产品类别,这种趋势将继续保持下去。我国的油料(含大豆)的进口会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如果国内生产不能够提高,则进口会继续增加。国内大豆面积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适应扩种大豆的地区如吉林省,玉米的产量是大豆产量的3倍以上,种植玉米等其他作物的收益更高。油籽的进口将继续以大豆为主,一方面,油籽的进口关税以大豆最低,只有3%,而油菜籽为9%,花生为15%;另一方面,在世界生产量方面,大豆是油菜籽的5倍,在贸易量方面,大豆是油菜籽的10倍。不过,我国目前的大豆进口已经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3,增加进口的空间已经较小。因此,食用油的进口有可能增加幅度较大。从国内外价格比较分析判断,进口食用油将以棕榈油和大豆油为主。

    棉花进口看政策调整

    棉花的情况较为复杂。我国是具有一定的棉花生产优势的,之所以目前表现得不充分,是因为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美国采取了高强度的棉花生产补贴政策,对我国棉花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历史上,我国的棉花生产面积曾经达到1亿多亩。按照这样的面积,现在可以生产出700多万吨的皮棉产量。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棉花的进口配额只有89.4万吨,配额外的进口关税为40%。按照配额外的关税水平,棉花的进口总量是不可能超出配额的。但是,2004年我国主动将配额量扩大了一倍还多,结果使得我国棉花进口总量占到世界棉花出口量的30%。未来我国棉花的进口情况,主要就取决于这种主动性的开放市场政策。如果按照稳定市场的原则,对这种政策进行调整,我国的国内棉花生产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食糖不会大量进口

    我国的食糖生产在经过了结构调整之后,日益向广西等优势区域集中。同时由于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单产水平和产糖率均有较大提高,榨糖业的效率也在不断改善,竞争力不断增强。因此,近年来尽管食糖和糖料价格较低,但是产量却不断提高。因此,在加入WTO后的前两年中,进口不升反降。近年来进口食糖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在10%左右。近年来食糖消费需求每年以6%以上的高速度增长,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一个时期。未来食糖的进口情况取决于以下因素:国内生产的进一步提高情况、人造甜味剂(糖精)的限产情况和欧盟食糖高补贴政策的改革情况。所有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我国未来食糖进口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不会很大。

    蔬菜水果出口继续保持增长

    我国的蔬菜和水果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是属于高劳动密集性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低,我国具有比较成本优势。这种情况将来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未来我国蔬菜和水果出口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具体增长的幅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产品质量尤其是卫生安全质量的提高情况。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的进口会有所增加,但是总量不会很大。我国的水果仍然将保持净出口地位。

    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扩大

    我国畜产品贸易前年就出现了6亿美元的逆差,去年逆差继续扩大到10亿美元。就价格比较来看,我国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但是,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在动物疫病检疫方面的设限,使得我国肉类产品难以大量出口。同时,由于国外动物杂碎等产品的价格很低,导致了我国大量进口。未来我国畜产品的进口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而出口情况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动物疫病方面的限制因素。如果在这方面没有大的突破,我国畜产品将继续呈现逆差情况,并且逆差有可能扩大。关键是我国动物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情况和国外的承认情况。

    归纳起来,我国未来农产品贸易的格局,既受制于国际因素,也受制于国内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国内因素更为重要。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如果单产水平(包括粮食单产和经济作物单产水平)不能有较大提高,国内的粮食作物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之间将出现很强的争地关系,并最终表现到进出口贸易方面:如果粮食进口减少,则经济作物进口将增加;反之亦然。在国内土地和水资源的限制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可能会维持下去。据粗略估算,2004年我国所进口的粮食、大豆和棉花,如果在国内生产,需要增加约2亿亩的耕地面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前瞻新一轮WTO农业谈判2004年7月底通过的“多哈工作计划”,是一个框架性协议。具体的减让模式和量化,还需要今后的谈判具体化。按照框架协议,在农业谈判的三大领域中,都无法指望短期内有重大的变化。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无论谈判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我国都不会做出很大的新的减让。在国内支持方面,我国加入WTO承诺的标准是黄箱政策微量允许为农业(含牧业)总产值的8.5%,而现在只有0.5%左右。如果考虑农业税,则仍然为负值。即便我国未来增加黄箱补贴的数额,也不会超过新的限制补贴要求。由于我国支农资金将日益用于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基本上是属于没有限制的绿箱政策,因此,不可能突破在黄箱政策方面约束空间。在市场准入方面,我国的配额数量已经巨大,远远超出WTO的一般性要求,在新一轮谈判中不应做出进一步的减让;而在关税方面,由于实际进口关税已经低至8%左右,进一步降低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新一轮谈判对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将不会很显著,至少将远远低于加入WTO所带来的影响。

    在新一轮谈判可能会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因素方面,也将是有限的。制约未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是一些比WTO更重要的因素,例如与东盟、港澳地区的自由贸易区等,因为,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另外,制约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不是价格,而是质量和卫生检疫。这既涉及到WTO的有关协定,更决定于国内生产的情况和进口国的消费要求。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