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以肉羊为主的羊业市场自去年出现疲软以来,已整整一年了。一年来,随着影响肉羊市场滑坡的诸多因素逐渐减弱,各地羊肉价格仍居高不下,肉羊市场从最低谷也悄然缓慢回升,但复苏的速度还远未达到人们的期望值。我们深深感到,近10多年形成的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肉羊发展大好局面来之不易、极其难得,应该抓紧当前来之不易的极好时机,因势利导,十分珍惜和爱护广大群众养羊积极性,将以肉羊为龙头的养羊产业责无旁贷地继续推向发展的新阶段,做大、做强、做持久,这是政府相关部门、广大科技人员和养羊爱好者的共同任务。
根据我国现时肉羊产业发展中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抓紧解决以下关键性问题,加快启动肉羊市场,再次开创我国肉羊产业向更广更深的持续发展仍然大有希望。
(一)政府机关部门应充当肉羊市场的排头兵。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很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主动积极参与宏观协调和指导,而不应是消极的尾巴主义者。今年以来,不少热心养羊业的农牧民、下岗职工和企业主等,不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电话等媒体咨询肉羊业发展有关问题,并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给予前展性的指导,使其不致盲目从事。眼下,想养羊者不知方向,养何种羊、适养何品种、怎样养好羊、效益和前景如何等等问题期待有个较明晰回答,因为他们看准了肉羊产业成本低,投入少,繁殖多,周期短,周转快,好饲养,效益高,千家万户好启动,确是农牧区的热门而易稳定发展的养殖业,是"当代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养羊积极性很高;另一方面,拥有良种肉羊的种羊场和企业,想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尽可能快的推广种羊为各地秋配和纯繁所用,但不知该如何动作。而政府相关部门缺乏及时的政策引导与技术指导。
以上这些有代表性的普遍现象,首先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宏观指导,必要时变专家的分力为合力,在重大问题上拿出统一意见或办法。如明确提出本省、市、自治区内不同区域的羊种和品种繁育或杂交改良方案,并以此确定建立不同肉羊的生产基地;实行优良种羊的品质鉴定与注册登记,以及种羊的利用办法;为市场提供种羊和羊肉的优质优价政策导向;组织协调社会有关力量联合攻关重大难题;建立规模有序和准入制度的羊业市场;给予发展肉羊产业的适当支持,加强对城乡肉羊产业的多方位领导等。
(二)建立区域性产、供、销及加工配套体系。种羊和羊肉都要以销促产,而打开销路的关键是以质取胜和较好的比较效益,薄利多销;随着人们对羊肉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肉羊生产的日益发展,羊肉的粗加工和深加工是须臾不可缺少的,这是一个时期影响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最薄弱环节,应该尽快按区域定点建立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规模大、高标准,并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活羊定点屠宰场和羊肉加工龙头企业,为我国优质、无污染绿色羊肉的内销和出口开拓新途径。这就需要建立不同区域性的产、供、销及加工为一体的联合经营体系,以保障肉羊产业长期稳定的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三)在国家确定的四大肉羊生产优势区域内,大规模地开展有计划的肉羊杂交改良,建成有区域特色的肉羊生产与优质羊肉出口基地。要象当年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地开展细毛羊和半细毛羊杂交改良与培育新品种那样,雷厉风行地按既定方案开展工作,既大规模地生产优质羊肉,供内销或出口,又选育出优良肉羊新品种,除国内自用外,也可开创我国肉羊品种出口的新局面。要搞好此项工作,离不开科教与技术推广部门的大力协作,开展立项研究与推广示范;也离不开国营与私营重点羊场或核心种羊场提供大量质优的种羊,那时我们的种羊数量不是多,而是远远供不应求的,何愁种羊不畅销?!因此,必须实行政府、企业、科技与农牧民的相结合,才会获得理想效果。
(四)尽快确定中央和省(区)两级核心种羊场,为全国和本区域内提供优良种公、母羊。目前,我国各地从国外或国内购入羊的种羊场比比皆是,但规模、种羊质量和经营效果差异较大,虽都获有省级"种羊经营许可证",但社会褒贬不一。建议各省(区)组织专家评审,尽快确定核心种羊场,在此基础上,中央再确立不同肉羊品种的全国重点核心场,中央和省(区)核心育种场主要承担向区域内或全国甚至国外提供所需经注册的优质种羊的任务。非核心场在竞争中求发展。这是避免以假乱真,以次充优,启动肉羊市场并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