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鲜令封杀“巴氏奶”鲜字招牌
去年的中国乳业危机四伏,先是原材料涨价,价格战开打,并购浪潮风起云涌,紧接着国家质检总局“禁鲜令”的出台犹如一股寒流直逼中国乳业。禁令规定,凡是经热加工处理的预包装食品,今年10月1日起,其产品不应命名为“鲜××”,所有乳制品一律不准使用“鲜奶”标识,随着禁“鲜”日期的逼近,中国乳业的未来前景变数陡增。
怎一个“禁”字了得
尽管“禁鲜令”是否如期执行还无定论,但该禁令的出台很快在社会各界激起轩然大波。“把鲜奶与灭菌奶混为一谈,不符合国际惯例,否定鲜奶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侵害,而且还是中国奶业发展的倒退。”贵州奶协副理事长黄启富对此提出反驳。
他认为,禁令明确指出“鲜奶的标准术语应该是‘生鲜奶’,即国际标准所称的‘原乳’”,这是在借鉴国际标准时犯了生搬硬套的错误,混淆了R
awm ilk和F re sh-m ilk的区别。没经有效杀菌的生原奶英文叫R awm
ilk,目前它在世界各地政府都明令禁止上市销售;而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销售的“鲜牛奶”(F re sh-m
ilk),指的就是“巴氏消毒奶”,我国现在销售的“鲜牛奶”符合这个国际惯例。
据了解,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牛奶大致可分为四种:直接从奶牛身上挤下未经加工的“生奶”;“生奶”经过80°C以下加热处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奶中对人体有益细菌营养成分,因保质期不长且需要冷藏而被称为“鲜奶”的“巴氏消毒奶”;经过130°C-135°C的加热消毒,营养成分低于“巴氏消毒奶”,常温保存时期较长的“常温奶”和由奶粉加工调制的“还原奶”。
黄启富认为,“巴氏消毒奶”、“常温奶”和“还原奶”在营养成分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在标识上砍掉“鲜”字,将误导消费者认为所有的乳制品都没有区别,增加他们选择的难度,从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作为贵州乳业龙头老大的“贵州好一多乳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黄启富认为,正是依托“鲜奶”营养成分高、市场区域性强的特点,地方乳业才在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成本和运输的限制,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常温奶”打压的不利地位。如今新的标准和实施指南禁止“巴氏奶”再打“鲜”字招牌,剥夺了“鲜奶”较“常温奶”的惟一优势,这将进一步导致地方乳业发展陷入困境,从这个层面理解,禁令发布者无意间成了“常温奶”派的“帮凶”。
几家欢乐几家愁
黄启富介绍,中国乳业以长江为界呈现出两大阵营。北方草地资源丰富、奶牛养殖业基础雄厚,又是奶牛主要精饲玉米和小麦的主产地,奶源相对过剩,企业多以生产“常温奶”为主,规模大、销售范围广。南方的情况则相反,草地资源匮乏,为水稻主产区,饲料贵,成本高,但经济相对发达,市场较好,以生产“鲜奶”为主,市场大多局限于本地。两大阵营的交锋长期以来是我国乳制品市场争夺战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在成本和价格战的双重压力下,以生产“鲜奶”为主的南方企业一直处于不利地位,“禁鲜令”出台,对南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禁鲜令”一旦实施,有“鲜”字标识的牛奶制品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不
得不更换包装。一乳品企业营销负责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今年牛奶成品包装用的片材已由去年的每吨13000元涨到每吨18000元至19000元,如果更换包装,仅此一项,奶企就将额外支付几百万元包装费。此外,将已被消费者熟知的品牌撤下,用于新品牌的宣传费用一年少则数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而老品牌价值的损失则无法估计,这些损失加在一起,就可能使一些中小奶企大伤元气或倒闭。
“一旦进口奶粉关税下降,进口奶粉的价格将大大下降,成本比收购生奶再制成巴氏奶要低很多,为了生存,将没有企业愿意收购奶农的奶,结局将是悲惨的。”贵州省畜牧局综合处处长、奶类办公室主任廖正录对此忧心忡忡。他说,就一直以生产“鲜奶”为主的贵州乳业为例,目前已经形成3万头奶牛、年产值近4亿元、就业人数5万多人的庞大产业链,随着“禁鲜令”的实施,贵州乳制品就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最终损害的将是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因“巴氏奶”企业赖以吸引眼球、拓展市场的“鲜”字招牌没有了,企业转而使用奶粉生产利润空间较大的还原奶也就不难理解了。中国乳业专家骆承庠教授分析,“禁鲜令”一旦执行,最终高兴的是那些外国奶粉供应商,倒霉的是“巴氏奶”生产企业、牧场、广大奶农和消费者。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工业力量都很薄弱,与国际乳品生产大国有着很大的差距,推行“禁鲜令”有把市场拱手相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