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珠产量稳坐头把“交椅”
珍珠分海水珠和淡水珠。河蚌海贝,产海水珠称“贝”,产淡水珠为“蚌”,但珍珠生产的过程都一样:贝(蚌)苗培育成大贝(蚌)后植入圆核(淡水蚌植入薄片),母贝受刺激分泌碳酸钙形成珍珠,一般而言,养殖时间越长,分泌的珠层越厚,珍珠质量越好。与珊瑚一样,海水珍珠只产于亚热带和热带温暖的水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日本近海、中国北部湾和太平洋、印度洋海区是世界海水珍珠生产地,主要的生产国有中国、日本、波利尼西亚(法属)、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越南等。日本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珍珠生产国,一直稳坐全球头把“交椅”,但从2000年起,日本海域由于环境污染导致马氏珠贝大量死亡,加上汽车、电子等产业的吸引,海水育珠迅速萎缩,人才及资金转移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由于产地分散,加上养殖以个体为主,全球海水珍珠产量很难准确统计。记者从日前在北海市举办的珍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获悉,2003年全球海水珍珠产量约75.6吨,中国占27.5吨,基本与日本持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04年中国海水珍珠的产量已超过日本。
支撑中国珍珠龙头地位的是淡水珍珠。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淡水珍珠生产国。据中国宝玉石协会统计,2003年中国淡水珍珠产量1200吨。这一数字被认为过于保守,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商会会长何乃华先生经实地走访,得出淡水珍珠年产量在1500——2000吨之间的结论。
人们印象中江浙是淡水珍珠主产地,实际上湖南才是淡水珍珠第一大省,洞庭湖周边的常德、益阳、岳阳珍珠养殖发展迅速。湖南省水产总公司副总经理贺宇文说,2004年湖南淡水珍珠产量500——520吨,占全国四成以上,江浙一带的养珠大户和香港的珍珠经销者近年纷纷到湖南投资养珠。何乃华则认为,按照湖南的养殖规模推算,中国淡水珠年产达4000吨也不足为奇。
产量霸主有“名”无“利”
尽管中国珍珠产量为全球之冠,但中国宝玉石协会披露,中国珍珠有“名”无“利”。协会副秘书长史洪岳说,2003年全球珍珠类产品销售额约50亿美元,中国只有不到5亿美元。珍珠质量差和缺乏精加工,使中国珍珠的产业链呈现“头大尾小”,上游的养殖很粗,越往下链条越细,增值最高的终端产品销售市场,成为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珍珠价值的国家,《尚书》中即有“珠贡”的记载。北部湾的雷州、合浦海域,历代就是采捕天然珍珠的海区,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与文明》中称:“中国珠必产雷廉二地”,而产自雷廉的珍珠史称“南珠”,明末即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定说。
从秦代开始,天然采捕的南珠一直作为贡品,并形成了“合浦珠还”等神话为代表的南珠文化。1958年,中国第一颗人工海水珍珠在北海市海域培育成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北部湾的海水珍珠养殖全面起步,到1997年达到高峰,广西、广东成为南珠主产地,并开发了以珍珠为依托的首饰、保健、药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但粗放型的经营很快使产业陷入了困境,由于养殖缺乏规划,短期行为突出,重“量”不重“质”,加上市场经营混乱,恶性竞争,次珠、劣珠大量入市,南珠与“珠宝”愈行愈远,变成了一种廉价的旅游工艺品。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南珠珠层厚度达不到国家《养殖珍珠分级标准》“珠宝级”规定的0.3毫米。大名鼎鼎的南珠,因普遍质量低劣一度被国际珠宝博览会拒之门外。
淡水珍珠似乎正在重蹈海水珍珠的命运。1980年代以前,中国淡水珍珠不到10吨,20年后已突破1000吨,但淡水珍珠的品牌却没有树立起来。淡水珍珠第一大省湖南目前养殖面积达50万亩,但基本局限于原珠销售,没有形成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加工和相关产品开发寥寥无几。
珍珠现状引发了“质”、“量”之争。1979年曾带队到日本寻求技术合作的何乃华被日本人拒绝,他发出“我们要用淡水珍珠把你们‘淹死’”的誓言,1980年繁蚌技术获得突破,仅3年时间中国淡水珍珠产量达60吨,到1988年前后,日本淡水珠基本绝迹。从事珍珠贸易20年、现担任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商会会长的何乃华预言,世界海水珍珠生产国生存空间会被中国淡水珍珠进一步压缩,10年内世界珍珠市场将由中国人“说了算”。
但更多的人流露出忧虑。中国宝玉石协会副秘书长史洪岳认为,不能一味追求产量,提高质量,回归“珠宝”才是珍珠的正确之路,否则质量危机可能中断中国珍珠的“法国香水”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