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发生之前,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正在海边戏耍,好不开心。他们哪里知道,令人胆寒的海啸已伸出它的魔爪,正在步步逼近着这些心灵似水的孩子们。就在这时,有几种深海鱼类突然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啊!这些鱼怎么长得怪怪的”,有的又说:“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怪模样的鱼呢。”
一般在海啸到来之前,也许会有深海鱼类突然出现在水面上,这就应当引起当地人的高度关注,并应迅速离开现场。
在海啸到来之前,往往会有一些深海鱼类,因受不了深海地震而引起的水温的骤升而逃命,因为深海鱼类所处的生活环境,其水温终年在0℃—2℃,由于温度的巨变,无形中给深海鱼类巨大的打击,即使这些深海鱼类逃到水面上,也是死路一条。这是因为深海鱼类平时一直承受着海水的巨大压力(水深每增加10米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而这些深海鱼类已习惯于在海水的巨大压力下生活。如果这些深海鱼类突然到了水面上,由于海水的压力骤然减小,使得它们的胃会翻出口外,眼睛突出眼眶外,体内部分小血管破裂,最终导致死亡。因此,在浅海中游玩的人们,一旦看到一些怪模怪样已经死去的深海鱼类,就应引起高度警觉,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这说明有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凶煞恶神的海啸就会疯狂席卷过来,这些游玩的人们,将会被无情的海啸无一例外地吞噬掉。因此,我们防患于未然还是必要的。
由于不利的生活条件,深水动物不论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不及高水位的动物发达。
居住在海洋500米到几千米深处的动物,叫做深水动物。这里又分为两个动物区系。生活在500—2000米深的海水里的,是次深海区动物区系;从2000米再往下,属于深海区动物区系。深水动物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都具有许多构造上相同的特点。由于不利的生活条件,深水动物不论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不及高水位的动物发达。
深海鱼类有巨喉鱼、叉齿鱼、锯颌鱼、皮条鱼、黑鲸犀鱼、固灯鱼、鞭吻鱼(图为几种深海鱼)等等。
深海中的鱼类和生活在海洋上、中层的鱼类不同,它们有哪些特点呢?
其一,生活环境的改变,使深海鱼类的机体结构也有所变化。在海水中,二氧化碳较多,接近液体状态,以致引起石灰质的不断溶解。深海处水温低,溶解的石灰质很难再从海中分离出来,因而深海鱼类不易得到适当的钙,以致它们的骨骼和肌肉都不发达。深海鱼类的腹部薄如蜡纸,却富有韧性和弹性,不易撕破,这样,它们即使吞食了比自己身体大两倍的鱼,也不会把肚皮撑破。
其二,一些深海鱼类长年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具有特殊的视觉器官。如有的鱼双眼特别发达,差不多占头部的一大半;有些鱼的眼睛却很小,甚至退化成没有眼睛的“盲鱼”。这些鱼类往往长出比自己身体长数倍的须,用须来感受各种动物的呼吸和游泳时所激起的声波。一般的深海鱼都具有感觉远距离声音振动的能力,从而在漆黑的深海中寻找食物或躲避敌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