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省畜产品加工业喜事不断。高安元盛有限食品公司产品出口中东、东南亚,改写了我省无牛肉出口的历史;新增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屠宰家畜的年产能力已达500万头、家禽3600万羽……来自畜产品加工业的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较上年增长20%。
围绕加快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出台了推进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结合工业企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转制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各地通过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繁体系,向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大户提供稳定优质的加工原料。各级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合理布局、重点扶持等措施,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省畜牧兽医局制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有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了畜产品的出口水平。
一大批企业依托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快了产品开发、标准制订和名牌认证工作,推进企业加速上规模、上水平。各地普遍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一批工艺技术先进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入赣。至去年底,全省新增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20余家。南昌圣丰集团通过引进外资,年加工肉兔量逾100万只,产品全部出口国外。各地加速了对畜产品加工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力度,从整体上提高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