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水产市场动态特点: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1-05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鲤、鲢、草鱼等常规养殖品种,甚至鳖、虾、蟹等名优水产品市场始终疲软,价格上不去。“现在该养什么,怎样养才能赚钱”成了广大农户和水产工作者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原料价格有所上升、养殖环境条件变坏的情况下,养殖者怎样才能在水产业这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殊行业里挖到“黄金”并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呢?本人认为最好的出路是进行观念更新、品种更新、技术更新和经营方式更新,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机制,转变养殖品种,实现由传统的“数量增长型”向现代的“质量效益型”发展。

    

    一、分析市场动态进行养殖品种调整。

    当前,广大养殖者、行业管理部门都在积极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寻求提高产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但是,不少业者对如何把握市场认识肤浅,把“围绕市场进行渔业结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目前市场上什么水产品最赚钱就发展什么,而判断“养什么赚钱”的依据就是目前市场上最畅销的产品。然而,水产生产比一般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价格也较其它产品市场变化得快,市场供求时时在变化之中,曾经掀起的甲鱼热、南美白对虾热就让很多人经受了违反经济规律的教训。当然,也有少数部分水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畅销,这必然跟在一定时期内养殖还没达到一定规模、技术还未广泛普及等原因有关,说到底还是“物以稀为贵”。

    水产要发展,依然得看市场这个杠杆。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市场动态决定养殖品种指的是把水产生产发展对准市场、把生产的基点由过去的“生产-市场”转移到“市场-生产”上来,做好市场分析和判断,注重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科技含量,注重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捕捉潜在的消费需求,搞好市场预测,把握市场的变化特点和变化规律,做到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贴近消费者。这里所说的“市场”包括现实市场与未来市场,还包括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二、目前水产市场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讲,现在水产品基本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具体到某一品种,不同品质上却不是如此。目前水产品市场中的水产品品种组成主要表现为:大路货多、优质产品相对少,低档货多、高档产品相对少。过去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比较单一,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市场需求也朝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这就出现低档普通的大路货销路虽好价格却不高,优质产品高价却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有些商品鱼还得从境外进口的现象。

    三、结合市场精选养殖品种,走水产致富之路。

    如何从现有品种中筛选出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养殖对象,对养殖者来说很重要。商机无处不在,也是经常变化的。只要我们善于从市场上捕捉商机,精选对路的养殖对象,或其某种商品规格,如大规格的鲮鱼、鲫鱼价格不菲,无论是养常规品种还是名特优品种,同样都是大有“钱”途的。养鱼致富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在选择养殖对象时,我们应考虑如下原则:1、产出的产品有市场,包括潜在的市场;2、利润空间较大;3、生产性能良好,包括生长速度、抗病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饲料系数等,这是衡量一个品种养殖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4、本地具备该品种的适养条件,如果需要创造特定条件才能养殖,则需经过经济评估;5、苗种易得或来源有保证或质量有保障;6、饲料供应有保证,最好选择吃配合饲料的品种;7、养殖技术成熟。

    下面介绍一下今年珠三角市场行情不错的两个品种。

    黄颡鱼:广东省市场销售情况很好,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可混养、主养、套养,据养户反映,主养的经济效益更高。2-4厘米的苗价每尾仅几毛钱。但是,该品种有一个品系问题,就是有的长得快,有些长得慢。

    笋壳鱼:一个普遍为消费者所接受的高档养殖品种,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多年来价格居高不下,养殖利润极为可观。但笋壳鱼品系有本地、泰国之分,本地笋壳鱼生长较泰国笋壳鱼慢,因此有经验的养殖户都不愿意养本地笋壳鱼。据了解,该品种虽然经济价值较大,但是养殖成本并不高,算上饲料、地租、人工等养殖1千克成鱼也就十多块钱,利润空间非常大。该种鱼苗每厘米售价不超过1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