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作为水产科研的“国家队”,学科特色、技术优势,拥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200多名科技人员,9个研究所分布在全国各地,掌握了大批可供企业实用的技术。
目前,全院取得的863、科技攻关等成果和技术,有相当一部分已经通过中试熟化转化,组装、配套后提供给企业。
从1992年开始,中国水产院就主动到企业联姻,黄海水产研究所从英国引进苗种,帮助企业在十年间进行了鱼种驯化等,重点对大菱鲆苗种繁育技术与工艺连续进行7年攻关取得重大突破;育苗平均成活率达到17%,如今,全国的大菱鲆养殖工厂已达600多家、养殖面积达120多万平方米。商品鱼的年产量超过5000多吨,年总产值已逾15亿元。成为渔民致富的源泉。
此外,他们还与蓬莱市鱼类养殖试验场、威海海珍品总公司和荣成市寻山渔业公司合作,年效益达到1000—3000万元,还为生产单位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南海水产研究所为企业承担的“深水抗风浪网箱”项目研发,与广东罗非鱼良种场等单位合作,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还提高了农民收入,真正实现了企业化、集约化和工厂化。被企业称作是引来活水养“鱼苗”。
尽管水产院与企业的联姻早已有之,但科技人员觉得力度不够。
为想将企业由分散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转变,由数量型渔业向质量效益型渔业转变,创建高水平的渔业企业,最关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和生产能力以及商务水平。可是,若在企业内部建立研发机构,显然受到各种制约。然而,水产院有一大批可供各企业马上应用的现成技术,既可节省企业的有限资源,又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水平和商务水平的提高上,还可在短时间内实现企业的转型和活力。于是,他们提出,利用水产科研国家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企业服务。
由于水产院主动上门,很快与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等几十家水产企业达成共识,技术队伍依靠中国水产科学院,作为企业研发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可以很好地提高水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需求也将给水产院不断提出新课题,促进其研究水平的提高。
如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确立了院所和企业结合的紧密共同体的新机制,让研究课题从生产中来、企业界中来,迅速把成果转化到生产和企业中去。水产院各研究所专家的身影将经常出现在企业,共同探讨技术开发事项,企业人士也常出现在各个研究所,提出新的需求和建议,不断调整水产院的研究方向。“门户之见、局部利益会影响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毗邻而居、老死不相往来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拆掉门,放出活水养鱼苗、才能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衍亮院长的一席肺腑之言,更让企业家们增强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