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图知,“端午节”“中秋、国庆”节前蛋价纷纷上涨,节后便大幅回落,上涨和回落的速度快、幅度大,而且持续的时间短。从这种现象不难看出,国内鸡蛋市场消费呈明显的时间性和阶段性。但在鸡蛋供应偏紧的同时蛋价并没有持续上涨,而呈剧烈波动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或观念、意识)发生了改变。
消费需求波动较大决定后市走势
“非典”“禽流感”、“阜阳奶粉事件” 使消费者更加关注畜禽产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其寻找替代品提供了选择。东南亚部分国家(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禽流感”疫情不断,消费者普遍寻找替代品,消费者多在重大节日消费禽产品,平时多选择猪、牛、羊肉等,蛋价剧烈波动以及猪、牛、羊肉价格上涨并长时间高价运行正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将为蛋价再次强劲反弹提供动力,但总体走势仍将以震荡为主。
存栏下降决定供求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蛋鸡养殖第一大省河北省1-3季度家禽存栏同比下降2.3%,蛋鸡养殖大省江苏、广东省3季度末家禽存栏同比分别下降8.29%和7.1%。
饲料成本下降不支持后市蛋价再次大幅飙升
进入10月份后,随着秋粮的收获,玉米、小麦麸等饲料原料供应充裕,价格呈逐渐回落之势。另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称,2004年我国大豆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7%,达1,805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而美国及巴西、阿根廷大豆也将大幅增产。有关人士预测,仅南美大豆就将增产1000万吨左右。国际、国内大豆价格都将持续下跌。因此,后市玉米、豆粕、小麦麸等饲料原料价格将普遍回落,大大降低饲料成本,不支持后市蛋价再次大幅飙升。
消费需求能否有大的恢复,其制约因素在于全球禽流感疫情不断,且有逐步扩大之势,这将对禽产品贸易、需求以及生产继续造成负面影响;饲料原料价格的下跌虽然会抑制蛋价的上涨,但若养殖效益保持正常水平,对蛋鸡生产的快速发展将是有利的;蛋鸡存栏在逐渐增长,但短期内鸡蛋供应短缺局面难以有根本性改变。因此,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将会使后市蛋价继续震荡,尤其是“元旦、春节”前后,“节日效应”有可能导致蛋价大涨大落的局面再次出现。
近日,河北、江苏鸡蛋主产区蛋价由5.0元/公斤左右小幅上涨至5.2-5.4元/公斤,北京、青岛等地蛋价涨幅也在0.2元/公斤左右。进入12月份后“节日消费”将为蛋价上涨提供动力,业内人士预计,禽蛋市场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上涨周期。
声明:本信息出自“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