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天津水产养殖业发展喜人建起一大批基地产业带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1-04  
     天津水产养殖业发展喜人建起一大批基地产业带

     据天津市水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天津市彭泽鲫主养技术全国领先,是对韩国彭泽鲫活鱼出口量最多的地区。今起三年内天津市建设彭泽鲫产业带,使其成为设施配套、养殖技术先进、生产效率较高的全国重点彭泽鲫出口基地。到2006年,产业带达到主养面积6万亩,套养面积20万亩,全市彭泽鲫(含套养)产量8万吨,产值7.2亿元,出口4万吨。

    

     据介绍,彭泽鲫产业带建设主要以西青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县、蓟县为主。重点是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建设彭泽鲫鱼种培育基地10处、1万亩,重点从原种场、良种场引进原(良)种,提高良种培育能力,推广鱼种健康培育技术,实现良种培育与养成生产配套。

    

     以西青津南北辰东丽宁河为主

    

     建南美白对虾产业带

    

     到后年养殖面积12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5.5亿元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内陆水域亦可养殖的优点,在本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仅去年全市产量就达1.3万吨,产值3.2亿元。据市水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本市在构建优势水产品产业带时,以西青、津南、北辰、东丽四区和宁河县为主,大力建立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产业带。

    

     南美白对虾产业带的建设重点是苗种暂养设施和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扩建苗种暂养设施,暂养苗种生产能力达到10亿尾,提高产品产量和规格。全面推广健康养殖模式,严格控制养殖病害与药物残留,达到无公害产地标准,为对虾产品加工、出口奠定基础。到2006年,全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2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5.5亿元。

    

     利用塘汉大沿海三区地域优势

    

     三年建成海珍产业带

    

     养殖面积逾8万亩年产量2万吨产值10亿元

    

     本市对虾、三疣梭子蟹、牙鲆、红鳍东方?等海珍品养殖历史悠久、技术成熟、设施优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备受业内人士称颂,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为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综合竞争力,本市利用塘沽、汉沽、大港沿海三区地域优势,大力建设海珍品产业带,三年后养殖面积可达8万亩,工厂化养殖车间达30万平方米,养殖产量2万吨,产值10亿元。

    

     据介绍,海珍品产业带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工业化养殖车间,以养殖鲆鲽类为主。建设重点放在海水鱼苗繁育设施和新建生产车间上,使海水鱼苗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尾,为本市和周边省市提供优质、健壮的苗种;新建工厂化养殖车间20万平方米,总规模达到30万平方米。二是池塘海珍品养殖,以养殖对虾、三疣梭子蟹为主,以改造生产条件为重点建设,推广先进养殖模式,提高养殖单产。

    

     利用塘汉大浅海滩涂

     建珍贵贝类养殖带

     两年后养殖面积达10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2.4亿元

    

     近年来渤海贝类资源及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珍贵贝类资源已近枯竭,这一状况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得到改善。从市水产部门了解到,本市今起三年内在塘沽、汉沽、大港建设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产业带,采用先进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积极修复渤海近海渔业生态环境。

    

     为修复和保护好渤海近海生物资源,本市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实施方案。经农业部等专家论证,该方案切实可行。从今年开始,本市大力建设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产业带,在浅海滩涂增养牡蛎、扇贝、毛蚶、青蛤、四角蛤蜊等贝类资源,利用沿海大水面池塘养殖贝类。建设重点放在苗种繁育设施、质量保证体系和确权设标上。建设专门贝类苗种繁育场,普及贝类净化技术,加强对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督。到2006年,增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2.4亿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