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李青丰博士等草原专家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国苜蓿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李青丰介绍,我国是蛋白饲料及添加剂资源短缺的国家,目前蛋白饲料年缺口约为1500万吨,每年需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另外,我国农业结构还是典型的粮食与经济作物二元结构,种植品种比较单一,还尚未建立饲料原料生产体系,饲料生产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尚未得到应有的地位。如果我国大力发展苜蓿产业,既可以解决蛋白饲料短缺的问题,也可以缓解放牧草场压力,发展节约粮食型畜牧业,促进农业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和牧草三元结构转变。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李青丰博士说:“苜蓿主要有两个优点,一个是它的(蛋白质)含量高。另外,苜蓿有个好处是可以耐刈割,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至少可以割两茬,如果经营好的话,割三茬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四茬。”
据李青丰博士介绍,全国有60亿亩草地资源,其中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有11亿亩,北方还有许多具备灌溉条件的草原,可建成稳定、优质、高产的苜蓿基地。据测算,全国目前种植苜蓿每亩收入为700元到2000公斤,经济效益大大高于粮食作物。另外,国际上畜牧业、生态等领域也对苜蓿产品具有较大需求量,苜蓿必将成为我国草产业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