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水产品贸易酝酿启动追溯制
4月底在德国不莱梅市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水产品贸易分委会第9次会议进行了水产品生态标签、水产品质量追溯等问题的讨论,并将就此蕴酿国际水产品贸易新规则。欧盟更明确表示将在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追溯制度。渔业部近日为此提醒我国水产出口企业要未雨绸缪,尽快建立自己的水产品追踪制度。
生态标签可能成技术壁垒
据专家介绍,水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制度是对水产品从生产中用到的原料、加工过程到批发和零售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存档,一旦出现问题,可根据记录的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发达国家虽然原则上支持将生态标签概念引入渔业资源管理,但质疑其可操作性,认为过度使用生态标签,可能会产生概念混乱。而发展中国家普遍担心此举造成潜在的技术贸易壁垒,由于各国渔业管理能力的差异,实施生态标签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水产品出口构成潜在壁垒和产品歧视。
相关企业别再“临时抱佛脚”
国家渔业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记者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因欧盟禁令我国出口欧盟的水产企业遭受的损失平均达300万-500万美元;此外,2003年欧盟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动物源性产品实行禁运,已造成我国水产品在欧盟市场丢掉13万吨的市场份额和造成6亿多美元的经济损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近两年欧盟的禁令,美、日等国已高度关注我国出口水产品的质量。2002年1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对我国虾产品发出预警通报,并于近日再次发文强调禁止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氯霉素、磺胺类等11种药物;2002年5月24日,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农林部通过紧急法案,对中国进口的所有小龙虾和虾类产品进行氯霉素检测;接着,美国佛罗里达州检出中国虾类含氯霉素并有可能效仿路易斯安娜州的做法;2002年3月,日本厚生省宣布对我国动物产品实施严格检查,并公布了11种药物的残留限量。
国家渔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欧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我国应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水产品追溯制度的推广力度,使水产品出口贸易尽快适应国际规则;此外,相关企业应着手建立企业的水产品追踪制度,避免陷入临时抱佛脚的被动局面。
一周热点
- 2022-07-04农业农村部答复有关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的建议
- 2022-07-04玉米落得小麦心发慌
- 2022-07-012022年5月生猪产品数据
- 2022-07-012022年上半年玉米市场大事记
- 2022-07-01推广精准饲喂技术 推广低蛋白日粮 |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发布
- 2022-07-01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行动,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 2022-07-01玉米连续两月下跌 关注进口政策变化
- 2022-07-01油脂效率、蛋白吸收 – 溶血磷脂助您“一网打尽”
- 2022-06-30胜利生物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顺利揭牌
- 2022-06-30本元论坛——第九届母仔猪大会暨“中国好饲料•第10季”颁奖典礼(第一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