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维生素E(下称VE)的出口表现异常抢眼,平 ;均单价同比增长近184%。前三位出口目的国中,美国和德国的出口平均单价增长在200%以上,排第三位的荷兰的增长也在180%以上。由此,国内出口企 ;业的利润大幅增长,一扫前期低价徘徊的阴霾。 ;
大降价后生产集中度提高 ;
VE为国际医药市场上三大畅销维生素产品之一。我国从1959年开始试生产合成VE,但产量较小,当时全国VE总产量仅有3~4吨。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以后,我国VE生产开始“提速”,至20年代末总产量已超过300吨,到90年代末已达4800吨,从而正式进入世界VE生产大国行列。2001年,我国 ;VE总产量迅速增加至1.78万吨,2007年估计提高到3.6万~3.8万吨之间,年出口2.92万吨。由此,VE成为我国仅次于VC的第二大出口维生 ;素原料药品种。 ;
截至2000年,我国VE原料药生产企业共有16家,但经过近8年国际市场大风大浪的洗礼,目前国内生产已集中到浙江医药、浙江新和成、上海罗氏维生素公司和东北制药总厂等少数几家大企业手里,其他VE生产商早在大降价风暴中退出该行列。 ;
克服技术难题进入主要生产商行列 ;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VE生产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早期由于国内在关键中间体原料――芳樟醇与三甲基氢醌的生产成本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因此只能依赖从国外进口,加上受当时我国外汇紧张的制约而无法大量进口原料,使得国内VE产量迟迟不能提高。 ;
为突破这一“瓶颈”,国内曾有多家科研单位尝试利用南方山区的特产――山苍子油来作为合成VE的中间体“假紫罗兰酮”的起始原料,合成“异植物醇”,最后与三甲基氢醌缩合成为VE。但这一工艺过于繁复且杂质含量过高,影响成品质量,最终不得不放弃。 ;
另外,国内科研人员还曾试用从“蚕沙”中提取天然植物醇,最后与三甲基氢醌缩合成VE的工艺。但这一路线同样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因为从蚕沙中提取植物醇 ;需消耗大量溶剂。最终国内制药工业界不得不接受现实――只有以芳樟醇等石油化工原料为起始原料生产是最经济的工艺路线。而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浙江新昌制 ;药厂(浙江医药前身)终于率先在国内成功解决了合成VE的关键中间体原料――芳樟醇的生产工艺难题,从而克服了大规模生产合成VE的“瓶颈”,使我国VE ;生产从此迈上一个新台阶。随后,我国一举进入世界主要VE生产国行列,目前全国VE生产已占国际VE市场的1/3,预计今年这一份额将提高到40%。
出口价一度下滑 ;
由于国内市场对VE需求量较小,因此大量VE只能出口海外。2003年我国出口VE数量已超过2万吨,2004年共计出口2.86万吨,2005、2006两年出口数量继续保持这一水平。 ;
然后,VE的出口价格则从2000年后一路下滑。2000年曾达每公斤7.98美元,至2005年跌到了4.92美元,到2007年上半年仍保持在这一低价位上。 ;
为何我国出口VE价格一路下滑?这与国内外VE生产的大气候有关。近年来全球饲养业大发展,使得作为主要饲料添加剂之一的VE供应紧俏。世界主要生产商如 ;巴斯夫、罗氏、DSM等公司纷纷扩大其VE产能。加上国际市场对饲料VE需求增长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快,因此,外国VE厂商带头降价,造成国内VE生产商只 ;能跟风跌价。这才是我国出口VE价格下滑的真实原因,并非像国内有些媒体猜测的是国内VE生产企业竞相压价出口所造成。 ;
据我国海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我国VE出口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在过去几年里浙江出口数量约占我国出口VE总量的85%。我国目前出口VE主要为饲料级, ;而上海罗氏公司的主要是药用级(USP级)产品为主。上海罗氏维生素公司与东北制药总厂的VE生产由于成本较高无法大量低价出口海外市场。 ;
今年价格回复合理水平 ;
几年前我国医药商业界人士尚在担心:我国大量出口VE是否会引起国际反倾销诉讼,现在看来并未出现。 ;
据浙江新和成外贸产品部有关负责人分析,以我国目前出口的VE数量和水平而言,尚不会对欧美VE生产商形成实质性威胁,迄今为止,我国出口VE的80%以 ;上为价格低廉的饲料添加剂,而药用级VE主要为上海罗氏维生素和东北制药总厂2家所控制,且药用级VE的出口量较小,每年仅几千吨,对欧洲动辄上万吨产量 ;的VE厂商并不会构成很大威胁。 ;据了解,欧美厂商的合成VE产能较大,仅荷兰DSM公司一家的产能即超过25000吨,我国产量仅占国际市场的30%,暂时还不能操控国际市场。而一旦像 ;VC那样达到占国际市场供应量的80%,就会立即引起欧美厂商的不安和反倾销指控。至少在今后3~5年内,我国VE出口仍将继续保持目前的势头。 ;
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一度达每桶147美元的“天价”,带动石油副产品及化工原料价格不断上涨。VE出口价也乘机“水涨船高”,达每 ;公斤70元人民币,比2005年每公斤5美元的超低价位至少上涨了1倍。2007年5月,巴斯夫率先宣布其VE价涨至每公斤53元人民币,DSM等生产商 ;也紧随着涨价,浙江医药与新和成相继宣布其VE出口价提高至每公斤50元人民币。 ;
借此东风,国内VE出口毛利终于恢复到从前15%~20%的水平。2008年下半年,尽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迅速回落,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出口VE继续保 ;持在合理价位上,每公斤价格在63~70元人民币。这对我国主要VE出口商来说当然是利好消息。据悉,目前浙江出口VE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20%。长 ;期苦恼的VE生产商和出口商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
国内市场仍有作为 ;
; ; ; ;我国VE的出口前景如何?据分析,饲料级VE出口仍将占我国出口VE的大部分份额,在最近几年仍将继续保持前几年的出口数量甚至有所增长。 ;
我国目前VE人均消费量仅为美国的不到1/10之一,所以VE在国内市场增长空间十分巨大。业内人士认为,VE生产在我国将是朝阳产业,尤其天然VE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VE消费水平较低,这也意味着VE生产在我国将有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