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2-25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五十华诞之际,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在泰州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协办,来自全国卫生、兽医部门的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汉平先生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们共和国农业部、卫生部相关领导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人畜共患病是指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由于人和动物之间频繁和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畜禽、伴侣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生存,都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很大比例(约60%)的对人致病的病原体也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已经明确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有800多种,另75%的新出现的病原体属于人畜共患病的范畴,但归根结底,人畜共患病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因为他们造成人类的发病和死亡,还因为他们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90种,其中,曾造成大规模流行、死亡率较高的有鼠疫、SARS、狂犬病、禽流感等十多种,有些疾病迄今人类还无法攻克。
本次会议围绕我国人畜共患病的热点、难点开展专题学术交流,如禽流感、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并就如何加强人医与兽医合作展开讨论。11月23日进行了大会特邀报告,共13名专家进行了大会报告,其中包括两位外国专家。11月24日进行了分组报告,共分人畜共患细菌病、人畜共患病毒病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三个专题进行讨论。100余名全国知名畜牧兽医、卫生专家学者分别阐述了不同人畜共患病目前的发展和研究情况。论文集共征集人畜共患病毒病论文60篇,人畜共患细菌病70篇,人畜共患寄生虫病43篇,人医和兽医合作专题及其他15篇。
以下是特邀报告的目录:
夏咸柱院士:几种重要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传染病受体研究;
杨维中研究员:我国主要人兽共患病流行形势与防治策略;
刘秀梵院士:加强人和动物健康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对人兽共患病的挑战;
Bee Lee ONG博士:西太平洋地区人兽共患病现状;
于康震研究员:禽流感病毒的跨物种传播机制;
刘起勇研究员:中国动物与人巴尔通体感染;
徐建国研究员:猪链球菌的二阶段致病机理假说;
文心田教授:四川地震宰后畜牧业恢复中的疫病防控;
曹务春研究员: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与人兽共患病检测预警;
王志亮研究员:国外几种新发人兽共患病的研究进展;
Klaus Nielsen博士:布鲁氏菌病——一个重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
赵彤言研究员:人兽共患病媒介生物传播特征和控制;
陈启军研究员:重视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和研究
此次会议还评估了我国受灾地区地震发生前后的畜牧业情况与动物重要疫病和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调查及其风险,并对灾区畜牧业恢复和重建提出建议,为灾后有可能引发的重大动物疫病与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提出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