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刚创出历史新高的国际原油期货近期连续两天大跌,昨天盘中一度跌穿140美元/桶整数大关;而国际主要农产品期货合约跌幅更为惨烈,继上一交易日收盘跌停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豆粕期货合约昨天再度出现快速下跌。业内人士表示,G8领导人的表态引发了发达国家联手调控大宗商品价格的市场预期,这对期货市场形成利空。受外盘大跌影响,国内农产品期货合约昨天同样出现大面积下跌,其中,大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豆粕主力合约盘中一度跌停,大豆、玉米、油脂等品种也均以绿盘报收。
上周四,国际原油期货创出了145.85美元/桶的历史新高,而芝加哥大豆期货11月合约也于当天创下了1636.6美分/蒲的历史纪录,全球能源、粮食“超级牛市”跃然纸上。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此后的两个交易日,这两大品种遭到了空头的猛烈“镇压”,国际原油连续三天收阴,而美盘大豆合约本周一更是以跌停收盘。
由于国内尚未推出原油期货,农产品合约成为空头重点“关照”的对象。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主力合约0901昨天开盘报490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开盘价相比下跌了182元,低开幅度高达3%。收盘前夕,大豆合约再度出现跳水,最低下探至4871元/吨,险些跌停。最终,0901收报4894元/吨,下跌188元,跌幅达3.7%。近期成交颇为活跃的豆粕合约跌幅更深,主力合约0901大跌204元,收报3899元/吨,这一收盘价仅比3898元的跌停板高出了1元。
此外,玉米、小麦、食用油等合约也都出现了不用程度的下跌,不过,其跌幅小于外盘。市场人士表示,由于我国大豆需求有三分之二需要进口来弥补,其价格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最为紧密,因此受到外盘大跌的直接冲击更大一些;而玉米等品种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且国家对出口有着相对严厉的限制措施,与外盘的联动并不明显。
事实上,除了G8领导人发表声明外,最近两个交易日国际农产品期货的大幅走软还和美国种植区天气转好有关。7至8月是北半球大豆生长的关键时刻,根据惯例,天气题材将是市场炒作的重点题材。此前市场人士普遍担忧,6月初出现的洪水将使得美国新榨季大豆供应受到较大影响,从而使2008/2009年度全球大豆总供给量再度处于失衡状态。
国家收储糖厂急抛30万吨额度悉数收满
昨天上午9点,国家储备糖第三期收储正式开始。由于糖厂销售踊跃,30万吨储备糖全部收满。国家收储虽然释放了部分市场销售压力,但是糖厂“争先恐后”抛售也让市场真切感受到了供给的巨大压力,糖市信心受挫,期货、现货均出现下跌。
第三期国产糖收储于昨天上午9时正式开始,至10时38分交易结束,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挂牌收购的30万吨储备糖全部竞价成交。
本次收储基础价格为每吨3400元(南宁车板价,含税),最高到库结算价为收储基础价格加上运到承储仓库的运杂费。至收储结束,除了吉林商储、山东青岛和湖北滠口三个库点的到库结算价略高外,其余库点的到库结算价均为3400元/吨。这也意味着扣除运费后,大部分库点收储的价格实际上均低于3400元/吨的收储基础价。而对比到库结算价与昨日库点所在地的现货价格,大部分库点的收储到库结算价与昨日当地的现货价格基本相同。
本期储备糖收储的交货时间大部分在7月25日至9月份,这意味着相对于现在的市场价格,企业要倒贴运费出售食糖,也预示着当前糖厂销售压力十分沉重,未来的糖价走势可能继续向下。
30万吨储备糖不到两个小时全部收满,凸显市场销售压力,也进一步打击了市场的信心,昨天白糖期货、现货均出现下跌。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0809合约下跌了22元至3205元/吨,白糖期货0901合约下跌了30元至3613元/吨;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现货糖下跌了56元至3200元/吨;广西南宁即期现货报价3190元/吨,成交清淡。
本榨季国内食糖产量超过1480万吨,同比增长24%,过剩导致糖价大幅下跌。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一直存在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期货价格走势明显强于现货价格,远月合约甚至较现货价格高出600至1000元/吨。多头凭借资金实力大幅拉抬糖价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国际食糖价格因供应紧张大幅飙升。不过从6月16日开始,在现货仓单的打压下,糖市多头决心终于开始动摇,白糖期货持仓开始不断减少,远月合约的价格也正逐步回归现货价格。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白糖市场继续看空气氛十分强烈,糖价处于本榨季最低价格,也低于糖厂的生产成本价。不过,糖市也并非完全没有任何利好因素,炎热的夏季正是白糖消费的旺季,而奥运和中秋临近,饮料等消费会大幅增加,另外,广西目前暴雨连连,后期时候会形成灾害对甘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尚难确定。
北京东方艾格总经理黄德钧认为,鉴于目前国内食糖供给严重过剩,而国际市场供应短缺导致糖价飞涨,国家应该考虑组织部分食糖出口,既帮助企业赚取国际市场高利润,缓解国内销售压力,也利于国内白糖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食糖毕竟不是粮食,出口一些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