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物质 » 正文

冷静面对国际油价走势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1-11  

    几年来,关于油价疯涨的原因众说纷纭。大批专家学者认为石油价格疯涨到目前的100美元/桶,主要是经济发展导致需求旺盛、美元贬值和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等原因所致。而实际上,2000年石油价格还在20美元/桶徘徊,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前也不过22美元/桶。这就有些悖论:世界经济发展需求和美元贬值等因素几年内能使石油价格涨到100美元/桶?世界经济规模发展有这样快?五年翻五倍似乎不太可能。这样的原因和结论显得有些牵强了。

    笔者几年来坚持认为,油价疯涨的最根本因素是,布什政府一班人的战争行动和单边政策在几年内搅动了中东地区和世界形势,并引发了心理恐慌、投机炒作、报纸渲染等连锁反应导致石油价格飙升。也许布什政府的本意是想利用操纵石油价格来牵制其他大国,但没有想到事与愿违。

    如果说,美国意图靠油价上升把持国际舞台、打击一些新兴经济体成长,却未料到客观上大大加强了美国本届政府最警惕的对手——俄罗斯以及伊朗的战略实力,两国每年净进账何止几百亿美元。2005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对于美国的外交斗争力度明显增强。俄为什么敢于向美叫板,底气越来越足,是因为俄具有巨大的能源潜力和石油生产能力,这就是俄最有力的能源武器、战略储备和外汇储备。美国新保守主义酿造的这杯苦酒,只能默默地独自品尝,而且其滋味使得布什政府最后一年任期更加苦涩,日子着实难过。可以肯定地说,美国“新保守主义者”下台后,美国新一届政府可能吸取教训并采取稳健的对外政策,世界石油价格有望在2010年前后回归40美元/桶左右。因为世界石油储量和供应量不存在问题,世界探明石油储量足可开采50多年,中东石油探明储量足可开采90多年,不必因炒作而过于恐慌。不可否认,推动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都是非常必要的,但铺天盖地的“所谓石油资源枯竭”的宣传,恐怕是典型的跟风炒作和人云亦云的谎言泡沫。

    2009年后的美国新政府必须对八年来的外交战略错误进行纠偏和修正,而只要美国不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民主党上台的希望非常大。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总统上台,美国的对外战略调整已经势在必行。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不反思、不调整只能使美国在战略困境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只要美国改变单边霸权战略和进攻政策,回归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对外战略,国际社会的紧张神经就会得到舒缓,国际石油价格自然也就随之下跌。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与能源供应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就国际上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而言,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仅仅相当于美国的20%,日本的56%。到了2020年,据估计也只能达到美国目前的进口水平。中国对国际石油的需求怎么会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威胁呢?那是典型的炒作。中国一定要冷静和沉得住气,在国际油价高位的时候,不必越发急躁地到处买油。进口的石油满足发展需要即可,此时购买石油大量用于战略储备就要花太多的冤枉钱,得不偿失。

    油价高位徘徊难以持久,周期规律终将发生影响,油价回归理性的时候并不久远。既然1990年代中期没有趁油价低廉的时候及时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现在就不必大规模进口石油用于储备,等到油价回归理性时再建立石油储备也不迟。但国内的石油战略储备库是要加大力度建设的,以便等待将来不久的油价拐点和转机。中国要秉承节能与开源并重的原则,一方面着眼于现有能源消费主体如煤炭、水电等,加强国内石油勘探与开发以及核能及其他新能源开发。一方面要化挑战为机遇,在全国强化节能观念,加大力度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措施。

    (作者系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理事)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