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届南京原料药交易会可谓冷热两重天。交易展会现场客商的相对“冷清”与大部分原料药产品市场行情“热度”不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交易会人气渐弱已经是被看在眼里的不争事实,而原料药产品的“高温”却正在成为业内谈论的话题中心。特别是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系列原料药和以VC为代表的维生素类原料药,原料会报价已经较年初几近翻番,部分厂家甚至因为供货不足而拒绝报价。
随着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等涉及国计民生利益的大工程的逐步推进,长江、黄河中上游流域环保治理成为2007年重头戏,高能耗、污染大的发酵类、化工类原料制药企业自然成为环保治理的焦点。部分原料制药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后,采取了临时性限产,使青霉素系列原料产品出现了严重的供应短缺。由此,从去年至今,青霉素工业盐便“高烧”不退。
据悉,近两年国外绝大部分青霉素工业盐厂商已经停限产,帝斯曼的全球两大阿莫西林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的埃及工厂也已停产,引起国际市场需求大量转移至中国采购。2007年一季度,青霉素工业盐、6-APA、阿莫西林三大原料出口继续“高歌挺进”,一季度累计出口量分别为3952吨、1129吨、654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9.25%、66.25%、61.08%。
不过,在高利润、高成本因素的驱动之下,复产、扩产之风已隐隐拂面而来。一旦复、扩产之势放大,价格还能否掌握在控制之中?
恶性竞争是业内最不愿意看到的景象,参会制药企业希望原料药市场稳步发展、价格不宜过度波动的共识和声音越来越多,冷热市场中的理性思考也愈来愈浓。
现阶段由于部分制药企业的各种客观因素限产引起市场阶段性供不应求,在价格不断上扬、下游成本增加的影响下,一些停产多年的中小规模原料药企业已经开始复产。环保受限下的企业也在逐步解决限产瓶颈,产量会逐步得到弥补。即将到来的6、7月份是欧美市场每年例行的假期,下游需求会明显减少。届时,市场供需缺口矛盾将会有效缓解,原料市场稳定过渡已显得非常重要,否则带来的剧烈震荡对上下游制药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