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花钱买教训”,那么时下印度对中国青霉素提起的反倾销调查,对中国青霉素产业来说,花钱买来的不仅仅是教训,更是机会。
教训就是,不要轻信任何人的承诺。根据健康网的精确跟踪统计,2005年青霉素G工业盐(不包括青霉素G钾/G钠注射粉)出口总量11,337吨,同比2004年10,376吨增长960吨,增长率9.26%。印度仍然是中国青霉素第一大采购方,全年销往印度总量占到全部出口总量的84%,这一比例比2004年的72%扩大了12个百分点。可以肯定,世界青霉素系列产品中,中国和印度是名副其实的两大制造国,并且构成了上下游供应链关系的格局。
但是这一格局下印度的某些青霉素生产企业表现出了不满,于2006年1月提出对中国出口到印度的青霉素工业盐提起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凡在调查期内出口该产品到印度的企业均为涉案企业,这给中国青霉素企业带来不小的麻烦。在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根据健康网跟踪的出口统计,出口到印度的中国青霉素工业盐总量9,582吨,出口总额9,424万美元。
早在两年前,中国企业界就已经对印度将向中国提起反倾销调查有了警惕,但是又存有侥幸心态。认为在印度存在两股势力,一股势力是以采购中国青霉素作为生产阿莫西林等半合成系列产品的中间体的企业为代表,例如阿拉宾度、鲁宾公司,他们似乎热衷于购买中国物美价廉的原料;另一类是生产青霉素工业盐的厂家,例如印度南方石化工业公司(简称SPIC)。中国企业认为前者的势力更强,理由是印度国家为鼓励出口,对进口原料后再出口的成品实行退税制,印度从中国采购的青霉素也主要是用于印度企业生产出口产品,这对印度企业更有利,并且一些印度商家还承诺,不会发生印度提出反倾销事件,即使有,印度采购方也会出面抵挡,甚至愿意承担关税。再加上从印度建立“特保”方案到2005年7月的暂停进口中国青霉素,多次的烟雾弹更让中国青霉素厂家摸不着北。中国大部分青霉素生产企业由此放松了警惕,没有抓住应该涨价或限产的机会。谁曾想,这种把宝押在别人头上的事真不保险。
中国企业和贸易管理机构也做过许多努力,防止反倾销的发生,提醒企业注意。然而,是祸躲不过,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