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维生素 » 正文

中国Vc行业迎来苦涩之春(重发)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在承受了2001年最残酷的国际、国内市场争夺战后,今年一季度中国Vc行业的市场价格略显回升并趋稳定。但业内人士却清楚地知道:中国Vc行业迎来的只是一个苦涩之春。
  受世界原料药市场的影响,2001年Vc价格跌至谷底———每千克2.8美元的执行价,这样的亏损运转导致全行业哭声一片。尽管今年一季度Vc价格短期趋稳,但是,有关业界传闻:世界Vc行业的“巨鲸”———巴斯夫和罗氏制药这两只“巨鲸”与国内四大Vc生产企业(东北制药总厂、石药集团旗下的维生药业、华北制药集团旗下的维尔康药业、江苏的江山制药,年产量均在1万吨左右)曾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其中巴斯夫和东北制药总厂,罗氏制药和江苏江山的接触曾传出有可能“联姻”的消息,这就为2002年的Vc行业凭添了更多的压抑感和神秘色彩。
  目前,国际市场上,巴斯夫、罗氏制药和中国的四大Vc生产企业形成了三足鼎立形势,具有明显优势的是前两者,占据着Vc市场的主导地位。最近,记者就有关Vc行业的话题采访了石药集团一位负责外贸出口的专业人士,他给记者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一张巴斯夫、罗氏制药剑锋直指中国企业的进攻线路图:巴期夫2001年成功收购了日本最大的Vc企业武田制药(年产Vc6000吨),而此前罗氏制药将进攻的长矛插在了中国的上海,罗氏三维上海制药供给罗氏的Vc直接由总部进行市场调配。因为Vc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而中国的四大Vc生产企业70%以上产量出口这些国家和地区。因此,主要竞争对手就是他们和中国的Vc生产企业。而且,国际市场上,中国Vc价格和巴斯夫、罗氏制药相差1美元左右,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技术、产量、规模经营上。就产品而言,国内企业生产的Vc多用于饲料及食品添加剂,极少用于医药,很不利于市场开拓。他认为,质量未必就是最大的障碍,关键是缺少迈向市场的“金钥匙”。比如,要打进欧洲市场则必须拿到DMF文件,通过COS认证,按照人家的游戏规则来做。
  这位专业人士分析到,由于巴斯夫和罗氏制药已占据Vc的高端市场———医药领域,而中国的Vc目前被拒于门外。另外,巴斯夫、罗氏制药不仅仅是生产Vc,还有维生素其他系列产品,他们完全有能力以其高端市场和维生素系列产品带来的利润为挑起Vc的价格战作强有力的后盾,故此,最直接影响产品市场份额占有的价格战在新世纪初正式全面打响,而为了应对价格战,中国Vc企业即使是自点死穴也得披挂上阵。但他又平静地说,2001年的战果,中国Vc企业并没有全军覆没,而巴期夫、罗氏制药也没能在短时间内击垮中国Vc企业,实际是“两败俱伤”。
  不过,中国的Vc行业也到了重新整合的关口了。1992年、1993年间,Vc的价格是每千克10多美元,利润空间很大,这就形成中国过度投资的态势,全国大大小小的Vc企业竟达数百家。而为了规范如此多Vc企业的无序竞争,1995年,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组织20家主要的Vc生产、经销企业,就价格自律共同议定了一个措施,即通过许可证制度实行出口配额并限价。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项制度被宣布取消,2002年1月1日开始Vc出口全面放开。
  记者还就2002年Vc行业前景预测采访了河北省内的一位医药销售专业人士。这位专业人士认为,今年的市场变数依然很多,盈亏、胜负都是难料的。不过,他热切地希望中国的Vc企业能在短期内完成对医药市场进军的突破,获得美国的FDA和欧洲的DMF、COS认证;同时在产品的深加工上取得实效。他还寄希望于随着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扩大Vc市场。
  据了解,国内主要四家Vc生产企业于2001年11月中旬紧急磋商,并就价格、产量等方面达成一定共识,这也是2002年1~3月Vc市场价格回升至每千克3美元并趋于平稳的主要原因。但令人担忧的是:四家企业的“共识”仅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有一天这个利益联盟被瓦解或自行崩裂,那么,中国Vc企业市场回暖的前行之路将会怎样呢?很显然,目前每千克3美元的市场价格仅是一个警戒线。而戏剧性的变化还将在此后续演。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