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麦市场正处于“政策托底与供需宽松”的博弈阶段,短期内小麦价格或仍难摆脱区间震荡局面,上下突破均缺乏持续动能。建议各持粮主体理性购销,切忌盲目看涨看跌,毕竟稳定仍是未来小麦市场的主基调。 3月下旬,小麦市场盘整行情略显松动,市场情绪有所转弱。虽然小麦价格依旧呈现“大稳小动,有涨有跌”,但总体来看跌多涨少,市场价格重心呈现缓慢下移趋势。小麦价格稳中不断小幅下探,说明市场正在试探和寻求新的平衡点。 监测显示,截至3月28日,主产区制粉企业新普麦(国标二等)进厂价格为2420~2450元/吨,周环比下跌10~20元/吨,月环比下跌20~40元/吨。
产区麦价稳中小幅调整
据市场反映,近期小麦市场供应量增加,部分粮商在价格下跌的背景下选择出货,市场散粮流通量因此增长。同时,各级储备轮换粮密集投放,持续为市场提供补给,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市场卖压加大,制粉企业大多根据门前上量情况小幅回调收购价格。 3月28日,主流制粉企业新普麦进厂价:河北1.21~1.221元/斤,山东1.205~1.23元/斤,河南1.21~1.225元/斤,江苏1.212~1.217元/斤,安徽1.215~1.223元/斤,部分地区周环比延续0.005~0.01元/斤的小幅回落。
近期小麦价格稳中偏弱调整,其原因:一是各级储备轮出进入高峰,同时持粮主体惜售情绪有所缓解,市场粮源供给总量充裕;二是面粉消费进入淡季,面粉企业开机负荷下降,对小麦采购需求有限;三是近期部分区域玉米价格有所下滑,加之小麦饲用替代仍未形成规模,减弱市场对小麦后市的看涨预期。 相对于普麦价格的偏弱调整,优质小麦价格大多偏强运行。3月28日,河北“藁优2018”收购价2740元/吨,山东“济南17”收购价2640元/吨,河南“郑麦366”收购价266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40~50元/吨。原因是近期我国进口小麦大幅下降,优质小麦供应偏紧,制粉企业提价促收,因此优麦价格偏强运行。
另外,由于市场对进口麦有刚性需求,近期广东进口小麦拍卖普遍溢价成交。3月25日,广州市粮食集团竞价销售进口小麦,其中澳大利亚标准白麦底价2790元/吨,成交溢价达到60~90元/吨;加拿大小麦底价3390元/吨,成交价3670元/吨,溢价高达280元/吨。近日遥感监测显示,目前冬小麦主产省一、二类苗比例为90.4%,长势良好。3月25日至29日受寒潮影响,中东部出现大幅度降温天气,但由于前期气温明显偏高,降温对大部地区冬小麦总体影响不大,市场因天气引发的炒作情绪较低。
后期麦价上下空间有限
近期,小麦市场价格重心缓慢下移,面粉企业和粮商的购销心态普遍谨慎,他们既担心价格继续下滑导致亏损扩大,又担心后市价格反弹而错失市场机会,如何把握结构性交易时机与风险管理则显得更为关键。 据资深人士分析,当前小麦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并存,供需博弈依旧明显。政策托底与玉米走强为麦价提供支撑,但供需宽松的基本面与终端消费疲软仍制约麦市行情,预计短期内小麦价格仍将以稳为主、小幅波动,上下空间均相对有限,接新前小麦市场将在区间震荡中不断寻找新的平衡。
鉴于当前的市场形势,笔者认为,后期应密切关注中储粮及地方各级储备小麦的购销情况、新季小麦的生长情况及玉米市场对小麦价格的影响;同时建议持粮主体理性购销,切忌盲目看涨看跌,可结合自身仓容资金,逢高有序分批出粮,规避后市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