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元宵节过后,小麦市场交易才会恢复正常,市场购销亦将逐步活跃。市场认为,目前小麦价格已跌至公认的低位,后期小麦市场能不能从底部走出,政策性储备小麦拍卖情况、后期玉米市场变化情况、天气及新季小麦生长情况等三大影响因素值得关注。
春节长假过后,国内小麦现货市场购销正值恢复之中。一些面粉厂家虽陆续开工生产,但多以消化节前备货库存为主;贸易商虽有报价,但大多有价无市,各地小麦价格基本维持节前的区间范围。监测显示,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国标二等新产普麦进厂价2380~2420元/吨,与节前价格基本持平。
节后小麦价格延续稳定
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出了十五年过完。”据了解,春节后小麦市场购销活动陆续启动,不过大部分厂家仍在履行节前合同。主产区小麦市场报价整体稳定,局部地区虽有小幅波动,但与节前相比整体变化不大。当前,河北邢台地区制粉企业新产普麦净粮主流进厂价1.20~1.201元/斤,山东菏泽地区1.206~1.21元/斤,河南新乡地区1.188~1.215元/斤,江苏徐州地区1.20~1.205元/斤,安徽亳州地区1.198~1.205元/斤,主产区小麦报价整体与节前保持平稳,局部略有0.003~0.005元/斤的小幅波动。据市场分析,目前大多数经营主体仍沉浸在过年氛围中,市场流通规模有限。元宵节前,小麦继续维持区间稳定、小幅震荡为主的行情。元宵节后,随着基层流通市场购销恢复,各级储备加大投放,面粉消费步入淡季,市场面临的压力或将增大。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后期随着学校开学及工厂复工,经销商或有补库需求,不排除对麦价有小幅提振可能。
三大影响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政策性储备小麦拍卖情况。一般而言,春节后各级储备2025年轮出计划将陆续展开,市场阶段供给压力或增大。不过也有市场机构认为,中储粮每年定期轮出和轮入储备小麦,总量变化不大,可以看作是市场的“常量”,且从数量上看,轮出量对应轮入量,对全年供需影响不大。另外,政策性小麦轮出节奏、进度将紧密围绕市场形势,适时调整拍卖进度和价格,不仅体现了政策对市场的精准调控,更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二是后期玉米市场变化情况。春节前后,玉米市场政策性“暖风”频吹。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印发通知,对进一步抓好玉米收购工作作出安排;中储粮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相继发布增储库点,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市场人士认为,从节后国家对玉米的政策态度及宣发效率来看,确实在极力稳住玉米价格。这一系列玉米政策,可能通过替代需求传导和情绪共振支撑小麦价格。近日亦有市场反映,个别饲料厂有询价采购小麦的迹象。三是天气及新季小麦生长情况。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我国冬小麦种植面积在连续多年增加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目前苗情长势总体正常。农历正月十五过后,冬小麦将开始逐步返青。天气变化是影响小麦生产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市场远期预判的依据。一旦小麦生长受到不利天气影响,市场将会随市场主体心理的起伏而出现波动。(全文刊登于2025年2月11日粮油市场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