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小麦市场的动静有点大。
怎么大呢?
一是价格变动较大。
要说起国际小麦价格大涨,那得追溯到2022年。那一年俄乌冲突爆发,而俄乌两国作为全球小麦重要的出口国自然对小麦影响不小,于是麦价飙升。
但千万别小看市场的消化与适应能力,也就是在全球小麦价格飙升后没几个月,市场就对冲突事件消化了,于是麦价涨势也开始趋于缓和。
到年底时,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到了今年,麦价依然跌跌不休,近期更是创下了4个月来的新低。
麦价为啥持续走跌了呢?
主要是各主产国纷纷发出了丰产的预期。
比如说美国小麦一改之前的担忧,不仅收获进度加快,领先于历史同期均值,而且优良率也提升了,美国春小麦的优良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而作为小麦出口大户的俄罗斯,虽然说小麦产量没有再创纪录,但预期也在不断变好,而且为了促销,也一直在降价销售。
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都纷纷发出了丰产信号……
于是,麦价就是想挺也似乎找不到挺价的理由,只好频频走跌。
而另一件事动静更大,即近期亚洲买家们开始一改之前的观望,纷纷开始出手采购小麦了。
比如,据新加坡的贸易商称,近期亚洲买家已签署协议,从欧洲购买了近100万吨小麦,预计八九月份到货。
这令市场有点疑惑,为啥突然开始大买小麦了呢?
分析原因,大约有两点:
一是普遍认为麦价已接近底部。
虽然从去年开始,麦价一直在震荡回落,但经历了大波动后,市场对于小麦的心态是比较谨慎的,同时也在大波动中补充了一定库存,所以对于小麦并不着急采购,而更多是等待着进一步的回落。
但同时看惯了涨涨跌跌,起起落落,也明白时机可能转瞬即逝,凡事也要见好就收,于是随着麦价不断下跌,粉厂需求也变得活跃起来,尤其对黑海小麦以及饲料小麦的需求开始增加。
二则跟风效应。
你不买,我不买,大家都不买;一个买,两个买,大家全都买。
这不是什么玄学,这是典型的跟风效应,无论是哪个市场,都逃不开这个规律,国际市场亦然。
因此,随着国际小麦价格跌至新低,亚洲买家们就开始纷纷出手了。
这其中也包括中国,自俄乌冲突麦价大涨以后,我国进口小麦的步伐也随之加紧。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全球都是“抢”小麦,保口粮,增加库存当然是必然之举。
而随着国际麦价回落,我国进口小麦的数量却不减反增。例如去年,我国进口小麦数量时隔20多年后再次突破千万吨级别,达到了1210万吨,同比涨幅达21.5%。
而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口小麦数量就达到了809万吨,同比增长了12.6%。
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估,2023/24年度我国进口小麦数量可能将达到1400万吨,将创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
不过,随着各大买家们纷纷出手,也可以预见,国际小麦的跌势也差不多缓和了。
市场规律总是如此,当价格持续上涨时,会抑制需求,然后抑制涨势;而当价格持续下跌时,也会拉动需求,从而抑制跌势。
市场规律大抵如此,国际市场也不例外,所以预计随着买家们纷纷出手,国际小麦的跌势将有所缓和,接下来很可能会进入震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