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往年此时小麦购销正旺 今年年关缘何如此“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3-12-26

12月中旬以来,雨雪天气并没有给小麦市场带来像样的支撑,元旦临近,终端市场需求回暖亦不明显,近日小麦市场价格再次出现大范围下跌。目前,产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多在1.40~1.49元/斤,已全线跌至1.50元/斤以下,个别厂家甚至杀跌至1.40元/斤。市场悲观情绪浓重,一些持粮贸易商心态降至冰点。监测显示,12月22日,主产区制粉企业国标二等新普麦进厂价格为2900~2930元/吨,周环比下降60元/吨。

年末麦价再现下跌行情
有贸易商反映,近日小麦市场是天冷、心更冷,本希望节前能有一波行情,结果雪后放晴,面粉厂收购价格不涨反跌,加之玉米惨烈跌势如影随形,市场悲观情绪进一步加剧,部分持粮主体越跌越卖,年末小麦市场再次出现大范围下跌行情。
当前,河北邯郸地区制粉企业新普麦净粮进厂价1.46~1.47元/斤,山东菏泽地区1.45~1.47元/斤,河南新乡地区1.45~1.475元/斤,江苏徐州地区1.45~1.47元/斤,安徽亳州地区1.458~1.46元/斤,近日主产区麦价普遍下跌0.005~0.035元/斤。
本轮小麦价格下跌范围广、幅度大,其原因:一是前期雨雪天气使得物流运输受阻,天气好转后卖粮增多,小麦上量集中;二是市场对后期看涨预期减弱,叠加部分贸易商年底有偿还贷款的压力,卖跌不卖涨,出货积极性提高;三是当前面粉及副产品销售不旺,制粉企业开机率偏低,提价收购小麦意愿不强。
相较于普通小麦价格的下跌,近期优质小麦价格基本维持坚挺。目前“藁优2018”河北石家庄地区进厂价为3250元/吨,“郑麦366”河南郑州地区进厂价为3380元/吨,“济南17”山东菏泽地区进厂价为32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据了解,受今年小麦产量和质量分化影响,前期市场普遍看好小麦后市预期,拥有一定存粮的贸易商均等待年底的价格上涨,但目前尚未看到涨价希望。受市场行情偏弱、需求低迷以及储存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持粮主体春节前出清小麦的愿望不断增强。
储备小麦轮换抛售增加
据市场反映,近日中储粮及各级地方储备小麦竞价销售投放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雨雪过后,市场流通小麦上市量增加迅猛,阶段市场供给充足,储备小麦竞价交易延续平淡,成交率不高,多以底价成交。
12月18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竞价销售2019年产小麦9533吨,成交2000吨,成交率21%,以底价3040~3060元/吨成交。
12月19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竞价销售2016年至2021年产小麦28041吨,成交6245吨,成交率22.27%,底价2915~2930元/吨,成交均价2930元/吨。
12月20日,河南桐柏县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竞价销售2019年至2020年产二等混合麦5500吨,实际成交3861吨,成交价2820元/吨。
12月21日,中储粮西安分公司竞价销售2019年至2020年产小麦13423吨,成交2066吨,成交率15.4%,以底价3100元/吨成交。
12月22日,广东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销售2019年山东产三等白麦17700吨,成交12000吨,底价3050元/吨,成交价3050元/吨;销售2019年江苏产三等白麦1500吨,全部成交,底价3000元/吨,成交价3000元/吨。
终端市场回暖难及预期
元旦临近,但面粉消费市场依旧疲软,经销商备货动力不足,面粉价格稳中偏弱调整。12月21日,主产区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为3370~3420元/吨,部分地区周环比小幅回落10~20元/吨。
近日麸皮价格下跌范围较大、幅度明显,部分地区已跌破1900元/吨。其原因:一方面是受玉米价格下跌影响,另一方面终端饲料需求低迷,厂家库存堆积,为刺激下游贸易商补货,一些大厂只好降价走货。12月21日,主产区制粉企业麸皮出厂价1850~1960元/吨,周环比下跌10~50元/吨。
面粉消费本该进入旺季,但市场回暖的迹象依旧不明显。终端走货不畅,经销商备货意愿不足,叠加关联品玉米价格深度下跌,副产品次粉和麸皮市场份额被挤压,走货迟滞,制粉企业盈利困难,提价收购小麦的意愿薄弱。
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为2560元/吨,较上月下跌130元/吨,下跌幅度4.83%,当前玉米价格已创近三年低点。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国内玉米价格走弱,也加重了小麦市场的悲观情绪,一定程度上抑制麦价上涨甚至拖累麦价。其原因:一方面是玉米价格大幅走低,导致麸皮饲料需求明显减少,制粉企业盈利承压,开机率下降;另一方面,一些贸易商认为持仓玉米比小麦更有性价比,赚钱机会多,因此放弃小麦转存玉米的欲望增强。
节前麦价向好预期淡化
市场分析,本轮小麦价格下跌,贸易商恐慌售粮占据较大因素。随着小麦涨涨跌跌,价格重心不断下移,部分持粮主体的心态已由坚定看涨到犹豫纠结再到恐慌甩货,越跌越卖,情绪化杀跌严重,踩踏现象放大,浅涨深跌的循环加剧。
10月份以来,小麦价格持续偏弱震荡,仔细分析也不难理解。原因是以前支撑市场看好的一些利好因素发生变化,市场心态发生改变。
一方面,新麦收获因灾受损,粮质分化,标准品小麦数量同比减少,市场预计高质量小麦供需或显偏紧。但我国小麦自给率较高,综合产量、进口、政策储备等因素,年度间供需基本面依然宽松,市场并不缺粮。
另一方面,小麦、玉米比价“倒挂”,饲用小麦需求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秋粮上市后玉米价格呈现大幅度下跌,小麦、玉米之间的差价拉大,替代优势减弱,小麦饲用窗口基本被关闭。在小麦市场供给充足且多元、而需求疲弱且单一,整体供强需弱的格局下,小麦价格偏弱震荡合情合理。
由于小麦价格持续弱势下跌,且连续跌破持粮主体预期,面对深跌弱涨、反弹无力的行情,市场看涨心态基本消耗殆尽,原本对春节前向好的麦市预期也逐渐淡化。
距离春节还有月余,目前小麦基本面没有新消息。不过随着恐慌情绪的逐渐释放,加之节前面粉经销商启动备货,制粉企业开机将会提升,小麦价格或仍有止跌反弹的契机,不过反弹的空间将会有限。
小麦进口数量同比增加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口小麦66万吨,环比持平,同比减少34.4%;1月至11月累计进口小麦1149万吨,同比增加29.4%。从总进口量分国别来看,前11个月我国小麦进口国主要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法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其中,进口澳大利亚小麦678.5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59.95%;进口加拿大小麦219.78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9.42%;进口美国小麦89.37万吨,占总进口量的7.9%;进口法国小麦81.48万吨,占总进口量的7.2%;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48.36万吨,占总进口量的4.27%;进口俄罗斯小麦14.1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25%。
自2021年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已连续3年突破关税配额限制。市场分析,2023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可能达到1200万吨左右,而且采购热潮可能持续到2024年。(原文刊登于2023年12月26日粮油市场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