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以来,年底备货旺季尚未到来,终端大米需求持续疲软,米企开机率维持低位,销区大米价格保持稳定。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居民主食消费多样化等因素影响,居民口粮消费整体呈下降趋势;二是在社区团购、电商等日常促销下,居民需求多已及时补充,传统线下门店的市场被挤占;三是各级储备轮换已近尾声,市场需求支撑进一步减少。预计未来利空因素叠加米价仍将承压,市场“稻强米弱”格局依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稻谷生产呈现面积减、单产增、总产略降的特点。全国稻谷播种面积28949.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501千公顷,下降1.7%;稻谷单产7136.8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57.2公斤/公顷,增长0.8%;稻谷总产量20660.3万吨,比上年减少189.2万吨,下降0.9%。8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早稻产量为2833.7万吨,比2022年增加21.5万吨,增长0.8%。据此推算出,中晚稻产量为1.78亿吨,比上年减少210.7万吨。2023年我国中晚稻产量同比减少,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减少。受东北“水改旱”“稻改豆”等种植结构调整影响,预估今年东北地区稻谷播种面积可能略减,不过东北地区生长期天气适宜且种植品种调整,预估粳稻单产将同比增加。去年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高温干旱导致减产,今年农业气象年景正常,中晚籼稻实现恢复性增产。2023年我国稻谷产量虽同比下降,但仍连续13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且经过连续多年的高产,我国稻谷市场供应充足有保障。当前,黑龙江省粳稻收购进度同比偏慢。截至12月10日,黑龙江累计收购新粳稻720万吨,同比减少约470万吨。主要原因:一是去年黑龙江省于11月5日在全省启动最低价收购预案,11月底已收购近280万吨,而今年同比启动时间晚、覆盖范围小、最低收购价格持平,截至12月10日仅收购0.3万吨;二是11月中上旬东北地区持续强降雪,多地多条高速公路、多趟列车停运,直接影响农户售粮及稻米外运;三是今年东北粳稻质量较好,预估有70%~80%达到国标二等及以上水平,加之南方中晚籼稻价格高开,提振市场心态,因此农户价格预期较高,惜售情绪浓厚;四是下游需求疲软,储备轮换支撑有限,企业库存基本饱和。据监测,目前黑龙江省农民手中余粮在六至七成,同比多一成左右,但随着还贷期临近,农户资金压力加大,加之稻谷储存保管难度增加,农户售粮积极性提高,预计价格将进一步回落。不过,考虑到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较晚、仅在佳木斯地区启动,且主要收购出米率较低的达标粮,而市场流通的仍以出米率等指标表现更优的稻谷为主,预计今年稻谷“托市”收购数量有限,“托底”作用明显,市场化收购仍占主流。12月13日,黑龙江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长粒粳稻收购价3400元/吨,长粒粳米出厂价475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年末临近,部分贸易商等在资金压力下积极售粮,但当前各级储备轮换已基本完成,而下游需求未有明显提振,加工企业以消耗库存为主,多元主体谨慎采购中晚籼稻,在供大于求格局下,价格稳中有落。12月13日,江西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80元/吨,周环比持平;“黄华占”稻谷3020元/吨,回落20元/吨。安徽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780元/吨,周环比回落20元/吨。湖北“丰两优”稻谷收购价2890元/吨,周环比持平。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900元/吨,“黄华占”稻谷29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终端大米消费需求疲软,价格保持稳定。12月13日,江西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410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600元/吨;安徽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800元/吨;湖北“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4080元/吨;湖南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406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1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美国农业部12月预计2023/2024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5.18亿吨,比上月预测值略上调27万吨,上调幅度为0.05%,比上年度增加508万吨,增幅0.99%,创历史新高,且连续四个年度超过5亿吨。预计2023/2024年度全球大米消费量为5.25亿吨,比上月预测值略下调11万吨,仍比上年度增加406万吨,增幅0.8%,全球大米消费量持续增加,创历史新高。预计2023/2024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为1.68亿吨,比上月预测值略上调34万吨,但仍比上年度减少698万吨,为近六年来最低。预计2023/2024年度全球大米贸易量为5197万吨,比上月预测值略下调71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08万吨,减幅3.8%。预计2024年全球大米贸易量约为5214万吨,将连续4年保持在5200万吨以上,比2023年减少27万吨。(原文刊登于2023年12月16日粮油市场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