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增产的主要贡献者是玉米,产量比上年增加1164万吨,而稻谷产量则小幅下降。我国稻谷产量为20660万吨,比上年减少189万吨,下降0.9%,是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早稻产量2833.5万吨,比上年增加21.5万吨;中晚稻产量17826.5万吨,减少210.5万吨。
今年稻谷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下降,主要是黑龙江水稻面积调减较多。由于前两年小麦、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而稻谷价格滞涨,种植效益不佳,加上国家“两稳两扩”政策的实施,今年水稻种植面积略降,得益于稻谷单产提升,今年我国稻谷总产降幅不大。稻谷产量小幅下降,对缓解供应压力、稳定稻米价格具有积极作用。随着粳稻价格持续走弱,黑龙江省在佳木斯地区率先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时间较上年晚了一个月。随着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黑龙江稻谷底部已经明朗,后期有望逐步企稳。上年共有黑龙江、湖北、河南、江苏、安徽五个省份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江苏和安徽启动最早,黑龙江最晚。今年截至目前,仅黑龙江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且主要在佳木斯地区,启动范围大幅小于上年,启动时间也同比偏晚。因此,今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大概率少于上年,后期中晚稻的供应压力预计仍可能同比偏大。由于大米需求偏弱,随着国内新稻进入上市高峰期,供应压力逐渐显现,稻米市场逐步走弱。12月12日,黑龙江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吉林松原超级稻收购价2940元/吨,周环比持平。河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60元/吨,周环比持平。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824元/吨,周环比下跌8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118元/吨,下跌1元/吨;“丰两优”稻谷收购价2890元/吨,持平;“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4080元/吨,下跌40元/吨。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90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4060元/吨,下跌4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100元/吨,下跌60元/吨。江西普通中稻收购价2880元/吨,周环比持平;“黄华占”稻谷收购价3020元/吨,下跌20元/吨;普通晚籼米出厂价410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600元/吨,均持平。安徽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0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9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浙江杭州市场东北优质大米批发价5760元/吨,安徽优质晚籼米5200元/吨,安徽普通大米442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江苏优质大米4500元/吨,均下跌20元/吨。福建粳米批发均价5100元/吨,中晚籼米批发均价46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籼稻收购进度相对较快,粳稻收购进度同比偏慢,今年中晚稻收购进度总体略慢于上年同期。虽然今年稻谷产量小幅下降,但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降幅更大,因此,短期新稻供应压力同比仍大。截至12月10日,湖北收购新中晚籼稻595.4万吨,同比减少12.6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4.1万吨,较上期大减7.5万吨。安徽累计收购中晚稻647.4万吨,同比增加129.9万吨,约占旺季收购量的八成(其中,中晚籼稻581.9万吨,粳稻65.4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10万吨左右,较上期减少1.4万吨。河南市场化收购中晚稻96万吨,同比减少59.6万吨(粳稻1.8万吨,同比减少2.3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3.1万吨左右,较上期增加1.2万吨。广东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9万吨,同比增加5.6万吨。截至12月5日,江西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35万吨,同比增加44万吨(其中非国企收购262万吨,同比增加43.5万吨);本期日均收购量2.1万吨左右,较上期减少1.7万吨。浙江累计收购晚稻143.8万吨,同比增加62.9万吨(其中,收购中晚籼稻59万吨,同比增加17.6万吨;粳稻84.8万吨,同比增加45.3万吨)。河南和湖北中晚籼稻收购进度同比均偏慢。目前湖北中晚籼稻收购价在2800元/吨以上,与最低收购价2580元/吨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可能性不大。而河南中晚籼稻收购价为2660元/吨,与最低收购价尚有80元/吨的差距,收购价格在主产区相对较低,农户有一定惜售心理,因此,该省收购进度同比大幅下降,供应压力相对较大,后期启动预案的可能性较低。在中晚籼稻增产的大背景下,供应压力短期将难以化解。随着黑龙江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粳稻率先触底,后期下跌空间已经不大。但南方中晚籼稻在产量丰收、供应压力同比较高的情况下,收购价格却偏高,预计短期继续向下寻底的可能性较大。一是中晚籼稻价格偏高。2023年,在三大粮食品种中,稻谷市场表现相对较强。其中,中晚籼稻走势最强,新稻上市后一度高开高走,而小麦、玉米与年初相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主要原因是今年中晚籼稻收获较上年略有推迟,短期供应压力较轻,叠加国际大米价格连续大涨,加上储备企业集中补库推动,随着中晚籼稻与粳稻的价差拉大,以及玉米价格快速下跌,中晚籼稻需求可能下降,回调压力增大,近期中晚籼稻行情已有所走弱。二是中晚籼稻供应压力较大。上年中晚籼稻减产,仍有多个主产区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虽然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仅200多万吨,但对增强市场信心有很大的提振作用。今年主要是粳稻产量下降,中晚籼稻预计仍然丰收。但今年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却高开高走,目前还没有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因此,当前中晚籼稻供应压力同比偏大。三是储备稻谷采购需求减弱。由于今年中晚籼稻收获延迟,储备企业补库需求更加集中,对前期中晚籼稻的上涨起到了助推作用。进入12月份,经过前期的采购,粮食储备企业轮换计划逐步完成,后期对中晚籼稻的需求将逐步减少。不过,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大米需求将会回暖,因此,中晚籼稻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从供求关系看,后期向下的趋势短期可能难以改变。(原文刊登于2023年12月14日粮油市场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