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粮收购形势相对复杂,小麦市场贸易机会和风险共存,预计麦市供需极有可能出现“前紧后松”的局面。建议市场主体保持理性,把握购销节奏,切忌过度惜售,减少盲目抢购,规避后市风险。
夏收初期,市场对今年新麦行情预期不高,但5月底一场连阴雨天气改变了对市场的认知。随着各市场主体入市采购新麦,市场博弈激烈,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抢粮”现象,导致小麦价格阶段性逆季节上涨。监测显示,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新麦主流收购价为2700~2840元/吨,粮库收购价2760~2860元/吨,较上市初期上涨100~160元/吨。
政策兜底芽麦 市场购销火热
夏收以来,各地对受损小麦收购工作高度重视。河南下拨2亿元财政款帮助农户烘干小麦,公布受损小麦收购方案,全省各地定点收储库点从745个增至819个,让农民卖粮有出路,保障农民收益,政策兜底导向明显。
据了解,5月底芽麦收购价格非常低,有些农户因储存困难便随机就近卖掉。进入6月份后,随着多地发布芽麦收购方案,粮库兜底收购并带动饲料厂、贸易主体、深加工企业纷纷入场,推动芽麦行情不断走高。芽麦价格从最初的0.50~0.60元/斤上涨至1.10~1.20元/斤,部分饲料厂价格甚至达到1.25元/斤。
市场反映,从最初对芽麦“无路可去”的担忧,演变成各类主体积极抢购。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政策兜底收购,市场底部有支撑;另一方面,芽麦性价比优势相对突出,各市场主体入市积极抢购。
市场人士指出,近期芽麦火爆不乏市场炒作推动。如果芽麦价格持续走高,考虑到饲料企业需求量、芽麦供给量及玉米与芽麦的价差,其市场高位风险逐渐累积。目前不少贸易主体已经停止收购,开始观望。由于芽麦存储期不宜过长,估计上涨行情也不会持久,建议持粮主体积极走货,不宜长时间在手中停留。
行情分化明显 收购进度偏慢
由于部分地区收获期遭遇降雨天气,小麦质量分化明显,优质麦受到市场追捧,价格一度坚挺上涨。然而,随着山东、河北等地小麦陆续收割上市,品质好于预期,市场热情有所降温。而河南、安徽部分地区则由于新麦质量受损严重,芽麦占比较多,优质麦供应相应减少,麦价依旧维持坚挺。
当前,江苏制粉企业2023年产新小麦收购价1.36~1.39元/斤,安徽1.37~1.40元/斤,河南1.37~1.42元/斤,山东1.34~1.39元/斤,河北1.35~1.39元/斤,大多较上市初期上涨0.05~0.08元/斤。
由于新麦品质和区域价格分化较大,今年跨区域采购成为小麦市场流通的一大特点。据了解,今年河南小麦质量下降较多,部分储备补库和面粉企业收购多需从山东、河北、江苏等未受损地区采购,同时也导致河南符合制粉及补库要求的小麦价格较高。当前河南省内的粮库新麦收购价多在1.41~1.43元/斤,面粉加工企业收购价在1.37~1.42元/斤,在主产区中占据高位,较周边省份明显偏高。
据市场反映,虽然近期新麦上市量持续增加,但受品质影响,各地收购进度普遍慢于上年同期。初步统计,截至6月15日,河南省市场化收购小麦249.8万吨,去年同期为288.7万吨;山东省共收购新小麦109万吨,同比减少5万吨。截至6月16日,安徽省全社会累计收购小麦213.37万吨,同比减少68.74万吨。
储备采购积极 轮入价格高企
随着主产区新小麦上市量不断增加,中央储备和越来越多的地方储备收购也相继展开。从当前市场来看,储备企业采购积极性较高,给出的价格也较前期有所提高,储备粮轮入已成为新小麦行情的重要风向标。
当前,中储粮山西太原直属库新小麦收购价一等1.42元/斤、二等1.41元/斤、三等1.40元/斤,中储粮山东济南直属库、莱芜库一等小麦1.40元/斤、二等1.39元/斤、三等1.38元/斤,中储粮山西大同直属库一等小麦1.40元/斤、二等1.38元/斤、三等1.36元/斤,中储粮河北涿州直属库一等小麦1.365元/斤、二等1.36元/斤、三等1.34元/斤,中储粮河南驻马店直属库一等小麦1.43元/斤、二等1.425元/斤、三等1.42元/斤。
6月13日,江苏省粮食集团昆山收储有限公司采购2023年产小麦8750.53吨,成交2000吨,起始价2750元/吨,成交价2750元/吨。6月14日,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储备粮食有限公司委托采购2023年江苏、山东、安徽产小麦5421.76吨,全部成交,底价3060元/吨,成交价3040元/吨。6月15日,上海市级储备粮计划采购2023年国产小麦14.811万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2855元/吨,最低成交价2750元/吨,成交均价2810元/吨。6月16日,山东汇昌粮食收储管理有限公司计划采购2023年混合麦2500吨,实际成交1800吨,成交价格2860元/吨。
市场人士提醒,由于架空期不同,不同的企业补库所采取的措施可灵活掌握。对于入库期较近的企业来说,意味着必须被迫追高收购,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而对于入库期较为宽松的企业,因为今年小麦量大质优,储备收购的粮食仅占总产量的极小部分,不妨等市场进一步平稳,待热度降低后再试探采购。集中抢购容易造成种粮大户囤粮惜售、基层收购点盲目抢购并囤积居奇、储备库网上采购无量空涨的不利局面。
陈麦关注下降 大厂新陈接轨
进入6月份,新小麦上市量逐渐增大,陈麦供应量减少,面粉厂家、粮库、饲料企业小麦采购重心也陆续由陈粮向新粮转换,陈麦的市场关注度降低。
当前,河北邢台制粉企业普通陈小麦净粮进厂价1.38~1.40元/斤,山东菏泽1.36~1.40元/斤,河南驻马店1.42~1.43元/斤,江苏徐州1.405~1.41元/斤。近日,河北、山东等地陈麦大多回落0.01~0.02元/斤,但河南依旧坚挺。
6月13日,鲁粮集团山东齐河国家粮食储备库销售2022年产小麦2325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840元/吨。6月14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中心库销售2019年产小麦800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620元/吨。6月15日,河北石家庄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销售2019年产一等白小麦1000吨,全部成交,底价2770元/吨,成交价2770元/吨。6月16日,广州市花都国储粮油收储有限公司委托销售2019年河南、河北、山东产二等优质麦5000吨,全部成交,底价2780元/吨,成交价2800~2810元/吨。
据了解,目前小麦市场正处于新陈交替时期,接轨的进程较前期有所加快,大厂已基本实现接轨。当前,河南遂平五得利白小麦收购价1.43元/斤,河北大名五得利1.39元/斤,江苏宿迁五得利1.35元/斤,均已实现新陈同价。
供需前紧后松 做好风险管控
据市场反映,目前新小麦已进入上市高峰期,但受品质影响,各地收购进度偏慢。其原因:一方面是新麦质量严重分化,基层收购点掺兑混存,合格比例下降,考虑到不完善粒和毒素问题,补库小麦成本高且轮入慢;另一方面,今年新麦收购价格大幅低于去年,农户落差大挺价惜售,今年夏收小麦集中收购期将会拉长。
目前主产区小麦收获已接近尾声。河南、安徽、湖北部分地区受不利降雨影响,小麦质量不同程度受损,江苏、河北、山东大多区域基本正常,多数小麦符合政策性储备轮入标准。据悉,6月中旬以来,随着山东、河北新麦陆续收割上市,符合质量标准的小麦明显增加,市场“抢粮”热情降温,新麦价格逐步趋于稳定。综合考虑市场心态、购销行为及演变进程,预计今年夏收小麦市场供需极有可能出现“前紧后松”的局面。
整体来看,虽然今年部分地区新麦质量受损,但小麦种植面积增加,整体产情依旧有保障,而且陈麦结余量较多,进口小麦大幅增加,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今年流入饲用领域的小麦增多,但养殖行业亏损、需求预期偏弱,面粉消费持续低迷、需求支撑也有限。因此,各市场主体应把握好市场节奏和政策导向,提前做好风险防控,切忌盲目抢购、高价建库、囤粮赌市,上年的教训不可不防。(原文刊登于2023年6月20日粮油市场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