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麦 » 正文

全球小麦聚焦:亚洲小麦进口预期增长,俄罗斯将扩大市场份额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09-06  

  全球头号小麦出口国——俄罗斯有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地区赢得更多的客户。

  通常来说,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小麦供应国,但是这几个国家天气干旱造成小麦减产。本年度澳大利亚小麦产量降幅将创下十年来的最高,美国小麦产量将降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加拿大小麦产量也将出现四年来的第三次下滑。

  亚洲占到全球小麦进口总量的约三分之一。过去十年中,亚洲地区的小麦进口需求增长近一倍,因为居民收入增加,提振面条、蛋糕和面包的需求。

  英格兰咨询机构CRM Agri-Commodities公司主管Benjamin Bodart称,俄罗斯将是大赢家。俄罗斯小麦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他们需要开拓市场供应小麦。

  今年俄罗斯小麦产量连续第二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俄罗斯小麦产量将增至7750万吨,与国内消费的差距也创下历史最高。

  几十年来美国曾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但是2015/16年度俄罗斯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不过上年美国再度夺回头号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农业部预计2017/18年度(7月到次年6月)俄罗斯将出口3150万吨小麦,同比增加13%,几乎是2012/13年度出口量的三倍,从而又夺回头号出口国的地位。

  俄罗斯小麦在亚洲市场并不是主要的供应商,部分原因在于谷物运输距离过长。出口谷物必须从黑海运到地中海地区,然后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印度运到印尼等国家。在过去十年中,印尼的小麦进口量增长近一倍,成为全球第二大小麦进口国,仅次于埃及。东南亚地区的小麦需求快速增长,与中东和北非竞争全球最大小麦进口地区的头衔。

  据分析机构UkrAgroConsult称,2016/17年度俄罗斯对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小麦出口量激增60%,达到300万吨。不过仍只占到这些地区进口总量的5%。相比之下,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近几年几乎占到日本小麦进口总量的总和,也占到印尼上年小麦进口总量1000万吨的四分之三。中国进口近三分之一的进口小麦来自美国。

  农业咨询机构IKAR称,今年俄罗斯小麦供应过剩规模更大,而亚洲传统供应国的小麦出口供应急剧下滑,因此俄罗斯可能向印尼、越南和菲律宾出口更多小麦。UkrAgroConsult公司总经理Sergey Feofilov称,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的需求也会增加。

  与此同时,本年度美国的小麦出口可能减少7.6%,而且加拿大可能向美国出口更多的小麦。今年美国春小麦产区天气干旱,造成春小麦产量急剧下滑,提振进口需求。

  美国农业部本月称,美国和加拿大小麦供应有限,将对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澳大利亚的情况令全球贸易问题更复杂。澳大利亚是亚洲地区的头号小麦供应国。

  美国农业部称,澳大利亚小麦出口量将大幅减少五分之一。荷兰合作银行警告说,如果高温干燥天气持续,2017/18年度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可能进一步下滑。

  俄罗斯已经开始加快小麦出口步伐。印尼面粉加工商协会主席Franciscus Welirang称,自质检问题解决后,今年一季度俄罗斯对印尼的小麦出口量超过33万吨,高于2016年全年的出口量,当时只有991吨。

  悉尼商品咨询机构Market Check公司总经理Tom Basnett称,当今黑海地区的粮食非常庞大,澳大利亚贸易商关注黑海市场状况,以制定价格与俄罗斯竞争出口生意。

  不过俄罗斯小麦质量可能不足以吸引一些买家抛弃北美小麦。IKAR主管Dmitry Rylko说,虽然充足降雨提振俄罗斯小麦单产,但是可能降低一些小麦的蛋白含量。

  CRM公司的Bodart称,美国小麦供应在国际市场上仍有竞争力,这可能遏制买家的转购行为。由于全球小麦供应庞大的担忧加剧,自7月初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软红冬小麦价格已经下跌23%,约为每蒲式耳4.31美元。

  就未来而言,没有迹象显示亚洲地区的需求将会放慢。荷兰合作银行称,截至2020年的五年里,亚洲地区的小麦用量将会增长近三分之一,这将促使亚洲国家从黑海地区采购更多的小麦,尤其是饲料小麦。俄罗斯邻国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也是主要的出口国。

  咨询机构Market Check公司分析师Basnett说,俄罗斯可能在亚洲市场赢得更多的生意,因为面粉加工商能够更好的掺混不同的小麦品种。他说,面粉生产工艺可能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这制约亚洲地区对俄罗斯小麦的需求。但是这种情况正在改善,因此亚洲面粉加工商可以应对更高比例的低质量小麦,使用更便宜的俄罗斯小麦。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