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消息:据消息灵通人士周三表示,中国获批从事海外商品衍生品交易的央企数量已经扩大了三倍以上,这一举措将使得中国在全球金属、能源以及农产品市场上拥有更多定价权。
据多位消息人士称,大约100多家政府支持的中国企业将获得从事国际期货、掉期以及期权品种的交易牌照。这也是近10年来获批数量最大的一次。在此之前获得批准从事海外衍生品交易牌照的企业只有31家。中国一共有112家央企。
一家央企的期货部负责人在北京表示,这有助于提振中国企业的(衍生品)交易量,特别是能源,因为航空公司以及原油生产商需要通过衍生品来实现套期保值。他所在的公司已经在周一获得政府批准的通知。
据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全球市场策略师谭慧敏在香港表示,这朝着资本账户开放迈出了新步子,表明中国将允许更多的资金跨境出入。中国希望鼓励更多资金流向海外市场,使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
这一变化有利于那些石油产品的用户,例如航空公司以及船运公司,也将给国外期货交易所带来更多业务,例如芝加哥和纽约的交易所,以及伦敦金属交易所。此外,中国以及全球的金融企业,如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也将从中分得一杯羹。这些金融巨头一直觊觎中国政府支持的企业,因为这些央企的金融实力更加雄厚。
中国国内的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落后,但是中国也准备进一步放开资本账户,同时寻求在关键商品上拥有更多影响力,例如石油。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已经积极参与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以及伦敦ICE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交易。
获得牌照的企业仍然需要向国资委报告衍生品交易活动,但是证监会不会监管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商品衍生品交易。
不过中国企业在全球衍生品交易中属于新手,一些企业在交易中亏损惨重。中信在对冲澳洲铁矿项目的外汇风险所做的外汇交易中,曾经出现20亿美元的浮亏。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及中航油也曾经在衍生品交易中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