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丰产和大米进口造成今年稻谷市场供给充裕,消费低迷,供需形势整体趋好,不利于价格上扬;稻谷托市价与小麦及国外稻米的价差进一步拉大,后期大幅抬升的空间或受抑制。
供需形势不利于价格上扬
在生产方面,产量小幅减少,但仍属高产年份,供应压力依旧较大。
2013年,国内稻谷生长期间,自然灾害频发,稻谷产区旱涝并存,均对局部地区稻谷产量带来一定影响。国家相关部门最新预计,2013年全国稻米产量为2.02亿吨,将比上年减少1%,但仍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国内稻米库存继续增加,进入高库存时代,供需形势将继续趋于宽松。
在进口方面,国内外价差长期存在,大幅进口形势仍将持续。今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泰国国会演讲表示:“我国将支持本国企业在今后5年内进口100万吨泰国大米,并将根据实际需求考虑扩大规模。”近期大米边贸和走私再次趋于活跃,国际大米价格总体走低。海关统计,2013年10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4.09万吨,同比增幅达30.53%;1~10月,我国大米进口量达185.57万吨,同比减幅为6.42%。目前越南白米完税价格在1.50元/斤左右,国内产区早籼米市场价格为1.75~1.85元/斤,中晚籼米价格为1.90~2.05元/斤,远高于越南米价。
由于国内外大米流通的主要原因是价差较大,若明年价差仍保持当前水平,进口量仍有可能增加。就国别来看,明年泰国大米进口量将超过今年。近期东南亚稻米收获上市,供应增加,南方边境大米贸易和走私再次趋于活跃。受价差影响,国内稻谷进口将保持常态。
米价上涨乏力企业经营困难
稻谷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口粮品种,国家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以中晚籼稻为例,2004年托市价格为0.72元/斤,2013年提高到1.35元/斤,增幅87.5%;白小麦托市价格2006年为0.72元/斤,2013年为1.12元/斤,增幅为55.6%。稻谷增幅大于小麦增幅32个百分点,价差由当初的持平拉大到0.23元/斤。品种间价差继续拉大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均衡发展。
同时我们看到,由于国内外稻米价差拉大的弊端明显,直接增大了国内稻米的供应压力,导致国内大米价格上涨乏力,加工企业经营困难,收购减少。
大米价格上涨乏力,导致稻谷加工企业经营利润出现下滑,湖北部分加工企业经营利润处于亏损或微利阶段。以荆州某大米加工企业为例,目前以1.28元/斤的新产中晚稻进行生产,大米出厂价为2.05元/斤左右。
但由于进口大米对南方籼米市场的冲击,籼米的市场价格仅为1.80~1.90元/斤。
由于用新稻谷加工亏损幅度较大,相当数量的加工企业大量使用陈稻谷加工,以避免或降低损失。同时导致稻谷收购主体减少,稻谷收购市场将更多地依赖于国企收购,国有库存大幅增加,加大财政负担,又不利于稻谷市场有序健康流通。
国际生产形势影响愈发重要
国际稻米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经济转好不明显,商品市场趋于下降。
随着我国对国外大米进口数量不断上升,加之国内大米价格高于国外,国外稻米生产形势对我国市场的影响愈发重要。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2月供需数据预计,2013/2014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创纪录的4.706亿吨,比2012/2013年度增加164万吨。
从亚洲来看,泰国、巴基斯坦等本年度产量均比上年度有所增加,供应能力也有所增强。
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经济复苏总体趋于改善,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有望好于2013年。
但是,全球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面临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等问题,复苏进程难以一帆风顺。
流动性盛宴的退潮、美元强势回归,加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速放缓,商品市场已经处于下降趋势,后市不容乐观。
今年我国稻谷仍属高产年份,供应压力依旧较大;受价差影响,大米进口将保持常态。国内稻米库存继续增加,进入高库存时期,供需形势继续趋于宽松。